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99|回复: 3

秦人的铜镜也“尚武”

[复制链接]

372

主题

88

回帖

1207

积分

打杂的

积分
1207
发表于 2025-3-7 15: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76afabbd75c7fa1146addbfa2118c0b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无衣》是两千七百年前秦人的“战歌”,公元前771年,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于骊山下,秦襄公出兵救周,并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因功始封秦为诸侯,并赐岐丰之地。这首“战歌”将秦人尚武的风气,高昂的斗志体现的淋漓尽致。

“尚武”是深植在每一位秦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是秦人崛起的关键,这种精神风貌是在秦人在争取生存空间的活动中、在与敌人无数的战斗中厚积而成。秦人先祖非子居于犬丘,因善养马被周孝王封于秦地,复续赢氏祀,称“秦赢”。

自秦仲开始,秦人便与西戎战斗争取生存空间,秦仲长子庄公领兵七千大破西戎,周宣王将其先祖大骆的封地及犬丘一并封予,并加号“西垂大夫”。及至襄公立国,平王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文公拓地至岐,宁公西灭荡社,至穆公时,东征西荡、广地益国,东服强晋,取河西之地;西霸戎夷,开地千里。周天子使召公过贺穆公以金鼓,秦国开始争霸于诸侯。从非子封于秦邑,至穆公称霸诸侯历时二百余年,拓地千里,每一寸都是秦人战斗所得。

秦俗强悍,乐于战斗,秦人也在战争中养成强悍、坚韧、尚武的性格。秦人前期尚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自穆公之后,则是争霸于诸侯。公元前362年,秦国迎来了一代雄主“秦孝公”,次年发布《求贤令》“宾客群臣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在魏国不得志的卫鞅闻讯来到秦国,经宠臣景监介绍三次觐见孝公,自此秦国始以“霸道”作为强国之术,实行变法。卫鞅继承发扬了李悝变法中的农本之策“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也吸取吴起军事改革的精髓“精耕战之士”,将“农战”作为变法的核心。

农战的核心是“军功爵制”,秦人无论尊卑皆以军功赏爵,“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芳华”;“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军功爵位”不仅能获得田宅、奴隶,还能抵罪以及改善亲人的社会地位,并且可以世袭。

可以说“军功爵”就是普通秦人唯一的上升通道,无爵者则为庶子,成为有爵者的家臣。在《商君书·境内》篇中详细记载了秦人的升爵标准及计算方式“计首授爵”。秦人的“尚武”精神与“军功爵制”结合后将秦军打造成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六国之军遇之胆寒,统一华夏只是时间问题。

一、

30f841d3eb384ef502241817cfa7f434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战国·秦“黑夫的木牍”,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墓)

一封来自2200年前的“家书”或许可以让今人得见秦人对于“军功爵”的看重。1975年冬,考古工作者在云梦睡虎地发掘了十二座战国至秦代的土坑木椁墓,其中四号墓出土了两件木牍,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家书”。

两件木牍的作者是秦国的普通士卒“黑夫”和“惊”,并且两人还是亲兄弟。11号木牍内容及释文摘录如下:

牍文:

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中(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前日黑夫与惊别,今复会矣。

黑夫寄益就书曰:遣黑夫钱,母操夏衣来。今书节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襌襦裙者,母必为之,令与钱谐来。其丝布贵,徒钱来,黑夫自以布此。

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智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闻王得苟得……

释文:

二月辛已日,黑夫和惊向衷问候,母亲是否安康?黑夫和惊一切都好。前几日黑夫与惊短暂分别,如今又会面了。

黑夫托益给家里捎信:母亲请给黑夫寄些钱,并将夏衣一起捎来。书信到时,母亲看看家乡安陆的丝布是否便宜,便宜的话买些丝布做成襌襦裙,与钱一起寄来。如果价格贵,请母亲只寄钱来,黑夫和惊自行置办丝布。

黑夫和惊的部队行军至淮阳,攻反城久矣,伤亡未定。希望母亲给黑夫和惊寄的钱一定不要少。书信到后请及时回信,告知黑夫我们的军功赏爵是否落实,若未落实请告知黑夫。是否听说王……


这件木牍书写于公元前224年,正处于秦灭楚的关键阶段,由于秦将李信的失利,始皇帝复启用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楚国。黑夫和惊正是六十万大军中的两员,这两位生死未卜的士卒,在写信表达对母亲的关心外,还不忘询问军功爵位是否落实,足见这是他们战斗的动力来源。

二、

f61e54a3bc928e15db420b2a78f5673a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战国·秦,武士斗兽纹镜,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九号秦墓,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制图‘浙江云拍’)
856f10bf29ebd39ed987ea12e3feffff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秦人“尚武”精神不仅体现在黑夫的“家书”中,也浸润了秦人的工艺美术,在与四号墓紧邻的九号墓中出土一面特殊的铜镜。

镜圆形,弦纹钮,外环一周方界格,抛磨工整。主区以勾连雷纹为地,其间填饰云雷纹与粟粒纹,构成细密缜丽的艺术效果。地纹之上叠压两组武士斗兽图式,颇为罕见,两位武士头结偏髻,上身赤膊,裤腿卷至膝上,左手持盾,右手执剑,作蓄力之姿,攻防兼偹。

两只花豹刻画生动,躯体饱满强健,并且造型各异。其一后肢蹬地,前肢扬起作扑杀状;其二形态少见,似有人格化特征,蜷缩之姿呈躲闪状,颇具趣味。如果从叙事角度看,两位武士或许为同一人,镜背所呈应是武士斗兽的“开端”与“结果”。

《史记》记载,秦人先祖大费“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赢氏。”可以说驯兽是秦人的血脉基因,一定程度以反映了秦人“尚武”的内核。

47e52ec17992009000236bc6f7ac76a6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e940f9fbac18468bd7ba790b94bb8414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bf95f9379eaf1ded0c590659f08d04f3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af397dc43abfca8d9cadb8a502bde914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18198c82489e2c4c7e3104c84e7086dd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7cd37c4da79a250343f4580469c5e068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cf15b8ec5b95e8afa120cae140071c7a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b938befcf28a9894c8b5b191d02797ea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秦·铜盾,出土于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车舆右栏板内侧前部,现收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图片素材来源于‘遗产君’)
3505d3a3be19446748180379dfde0c61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a0fa3dbee8a6c9133f4362c3849068e4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可供交流欣赏的博物馆藏品,资料来源已注明,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 《史记·秦本纪、商君列传》[M];
[2]战国秦,商鞅. 《商君书·境内》[M];
[3]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座秦墓发掘简报[J].考古,1976,09;
[4]王立鑫. 睡虎地木牍家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05;
[5]艾丽丽. 从《诗经·秦风》看秦人的尚武精神[J].学理论,2015,11;
【作者:浙江云拍】

22

主题

215

回帖

473

积分

中级镜友

积分
473

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25-3-17 13: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0

主题

6

回帖

14

积分

初入镜圈

积分
14
发表于 2025-3-19 13:0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梦睡虎地9号秦墓。

0

主题

6

回帖

14

积分

初入镜圈

积分
14
发表于 2025-3-19 13:07: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件武士搏豹纹镜与日本永青文库的那件东周时期(个人看战国中期偏早)卞庄剌虎纹镜有一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铜镜圈 ( 苏ICP备2024067435号-1 )

Powered by Discuz!

网站内容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违规或不当内容请联系本站处理。本网站由提供CDN加速/云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