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0

铜镜里的中国龙-唐代篇(上)

[复制链接]

365

主题

80

回帖

1027

积分

打杂的

积分
1027
发表于 2024-7-17 11: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880f8214e2bbe0686a3adfd071c66ae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隋代虽国祚短暂,国势却超迈前古,国力强盛,是中国历史上首现“万国来朝”盛况的大一统王朝。

但站在历史的维度来看,隋代仿若烟花,灿烂却短暂,绚丽的烟光照亮的却是大唐的天空。隋代的积淀成就了大唐繁华,也令李唐王朝开局即巅峰,并一直繁盛了一百余年。

大唐是国人心目中的“白月光”,除了它强盛无比的综合国力与治隆汉隋的国际影响外,它的科技文化与工艺美术也令一千余年后的今人心生向往。

大唐的铜镜无疑是唐代艺术中最耀目的一颗明珠,撷汉魏六朝之余波,袭大隋之风华,集科技文明与工艺美术于一身,缔造了中国铜镜艺术的最高峰。

浙江云拍近期的推文主题是“铜镜里的中国龙”,“龙”是每一位中国人的精神图腾,也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更是“中国”的象征。龙的形象从八千年前延绵至今,其形象与社会角色千变万幻,无相万象。

值得注意的是,铜镜是为数不多能够完整呈现“中国龙”发展演变的艺术品类。在浙江云拍往期的推文中,我们得以窥见周龙的宗祀之风、晋龙的鼎彝之态、楚龙的恢谲之姿还有汉龙的万相之形。

但只有“唐龙”,才能将“中国”的雄强气魄与华夏的磅礴气韵展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科技工艺、文化艺术与经济国力均达到空前的程度,这一阶段也是“中国龙”真正的定型期。

上汲汉、魏、六朝之余波,下启宋金之新运,继袭经典,撷采菁英,奠定了我们现今所熟知的“中国龙”的形象,本篇便与众同道一观:大唐铜镜里的“中国龙”!

b9354473d7bfc90ffbc53eafefb5fc2f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一、初唐

由于隋代的文化积淀,初唐时期的铜镜艺术便已呈现堂皇富丽之风,可谓是“开局即巅峰”,加之隋代国祚短暂,文化缔续未曾断层,不仅有大量传世的隋代铜镜遗存,铸镜工艺及其装饰美学也随铸镜工匠完整的过渡到大唐。

“龙”的形象在这一阶段铜镜艺术中的呈现首先是承袭隋风,唐人完整的继承了自北朝延袭而下的天文观与宇宙观,四神之“青龙”与生肖之“辰龙”是此时期铜镜装饰艺术的主要元素,四神十二生肖的图式也成为初唐贵族墓葬中最为常见的图案。

00315989f66b458b65a2ac77347d93e7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初唐·四神十二生肖镜,铜镜素材来源于网络图录,制图“浙江云拍”)

贞观时期,在太宗皇帝治理下,社会迎来大治,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国际影响均达高峰,自此大唐迎来长达一百余年的稳定时期。这一阶段的铜镜艺术在隋镜的滋养下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这面四神十二生肖纹镜是初唐时期颇为流行的样式,镜圆形,圆钮,圆钮座,镜背由一周凸棱分为内外两区,凸棱上铸两周锯齿纹。内圈施以浮雕技法装饰四神图案,外环装饰十二生肖,其间为菱花纹。

整观此镜,在构图及布局上已经有逐步摆脱隋镜艺术的态势,但其纹饰元素却依然是自北朝延袭而下的“四神十二生肖”,在这种图式下的“龙”形象多为缓步前行的走龙之姿,肩生流云双翼,身躯饱满苍健。

c6a2764b643faec67891456907e5f925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唐代·鎏金铜走龙,大荔县文物局藏)
432a96120d9ef23b5acd416e0961be1d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唐代·鎏金铜走龙,渭南市博物馆藏)

这种走龙的形象是唐代工艺美术中喜闻乐见的样式,初唐时期几乎所有的四神图式与十二生肖图式中的龙均是此种形态。陕西渭南博物馆与大荔县文物局均收藏有唐代时期的鎏金铜走龙独立件,足以说明这是唐龙的常见形态。

88faa4de05c4df775ec53c5035bf45a8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初唐·“盘龙丽匣”铭鸾龙瑞兽纹镜,铜镜素材来源于网络图录,制图“浙江云拍”)

初唐时期,自隋代延袭而下的瑞兽铭文镜依然盛行,此类镜最大的特色就是各种形态的瑞兽与铭文的搭配。唐镜铭文在中国铜镜铭文的体系中颇为特殊,受南北朝以来骈文之风的影响,镜中铭文讲究对仗工整,辞藻华丽且善于用典,其内容多是对铜镜纹饰的阐述或对品质的溢美之词。

“龙”的形象在此类镜中充当瑞兽的角色,造型也颇为多变。比如这面“盘龙丽匣”铭瑞兽纹镜,风格与构图极富初唐之风,镜作圆形,圆钮,一周凸棱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两组双狮嬉闹,另搭配双龙与双凤。此镜颇为精妙的是双凤交颈,双龙交缠,造型特殊,应是有特殊意义。

镜铭开言便以说明镜中元素:“盘龙丽匣,凤舞新台。鸾惊影见,日曜花开。团疑璧转,月似轮回。端形鉴远,胆照光来”。

9ed5834bcb157cf7b41c2cc94a6c5b79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初唐·章怀太子妃房氏‘658~711年’,“鑑若止水”铭双鸾麟龙镜,乾陵博物馆藏,制图“浙江云拍”)

这面“鑑若止水”鸾龙纹镜出自大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中,为其太子妃清河房氏生前所用之物,现为乾陵博物馆镇馆之宝。镜为圆形,花瓣纹钮座,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奔跑的神龙、麒麟与双鸾的搭配,外区则为瑞兽禽鸟。

与上镜相似的是,镜中元素在镜铭中均有提及:“鑑若止水,光如电耀。仙客来磨,靈妃往照。鸞翔鳳舞,龍騰麟跳。寫態徵神,凝兹巧笑。”镜中神龙形体苍健,背脊清晰,鳞甲分明,肩生双翼。在镜中的功能,同鸾凤麒麟一样,为祥瑞神兽。

6d7546509beef299930e8da252173882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初唐·双龙铭文镜,铜镜素材来源于网络图录,制图“浙江云拍”)
f392debadddc4a1748808c76f6fb6bf0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初唐·双龙瑞兽镜,铜镜素材来源于网络图录,制图“浙江云拍”)

初唐时期的瑞兽镜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其装饰风格与元素继袭汉魏六朝的余韵,并且启发开创了唐代铜镜艺术的顶峰期。

这两面双龙镜是初唐瑞兽镜中颇为少见的样式,内区常规各种形态的瑞兽被造型别致的双龙取而代之。其一外区铸铭:“临水池中月出,照日壁上菱生,山鸡看而独舞,海鸟见而孤鸣”,内容出自庾信的《镜赋》;另一外区则环饰瑞兽与禽鸟纹。

37ac6c04e35e9622be810f4e408aeed4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初唐·双龙葡萄纹镜,铜镜素材来源于网络图录,制图“浙江云拍”)
aeeb4ae848df838e10f11e37a8a6cc5f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盛唐·双鸾双龙葡萄镜,铜镜素材来源于网络图录,制图“浙江云拍”)
fc973afd7d5aecdf9e9516f60cd566d3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唐代·武则天时期,海兽葡萄镜,铜镜素材来源于网络图录,制图“浙江云拍”)

值得注意是,初唐时期的瑞兽镜是“大名誉品”海兽葡萄镜的原型,其前身是在高宗麟德年间出现并流行的跑兽葡萄镜,经过唐代匠人的艺术创作,最终塑造成“多谜之镜”的模样,并于武周时期达到极盛。

海兽葡萄镜是铜镜艺术步入顶峰期的极致之作,代表了古代青铜冶铸技艺的最高水准。纹饰造型极具辨识度,可以说是一个时代文化风尚与审美情趣的缩影,内涵丰富,寓意极佳,不仅凝聚着古代文明之光,更是历史的见证,艺术的集成。

堂皇璀璨的盛世气象,海纳百川的天朝气度在海兽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伴随着丝路文明的发展,见证了一段中西文化大交融的辉煌历史。在如此经典的铜镜中,显然不会缺少唐人甚为喜爱的“龙”,龙的形象在镜中或蟠曲,或伸展,肆意的挥洒着唐代工匠的艺术创造力,更有甚者,镜钮也被塑造成蟠曲的神龙。

54659c6ee442caf9cca52b5c6af4e636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盛唐·平螺钿云龙纹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制图“浙江云拍”)

二、盛唐

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禅位于太子李隆基,雄才大略的唐玄宗终于接过了唐王朝的大旗,次年,玄宗皇帝通过“先天政变”成功铲除太平公主势力,彻底掌握朝政,改元“开元”。玄宗当政之后开始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终于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中国历史也由此步入盛唐。

盛唐时期的“龙”最具“中国”之势,大唐强盛的国力与威加四海的雄强气魄也使得“唐龙”平添一股气吞山河,雄冠乾坤,傲视天下的国之气韵。“龙”在镜背不再是偏居一隅的构图,而是以大比例的磅礴之躯充盈镜背,成为唯一且耀目的装饰主题。

a4363f8831a72f243ed720f8e8dbf5c3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盛唐·“千秋”盘龙纹镜,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制图“浙江云拍”)

这面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千秋”盘龙纹镜是玄宗时期的经典之作,镜作葵花形,圆钮,内区铸饰一条气势磅礴的神龙,瞠目张口之姿,隆角雄浑,身躯饱满强健,鳞甲清晰,造型逼真,呈神游九天之势。外区环饰祥云与花卉纹。

镜中“千秋”二字表明此镜或与玄宗生日“千秋节”有关。受太宗皇帝“三鉴说”的影响,唐代有“进镜”与“赐镜”的风俗,其中以玄宗皇帝的生日千秋节最为典型。

据《唐会要》的记载:“(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燕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请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王公以下献镜及承露囊,天下诸州咸令言燕乐,休假三日,仍编为令,徙之。”

这一日所进之镜称为“千秋镜”,普天同庆之日,玄宗皇帝也会赐镜给群臣,依然是《唐会要》中的记载:“(开元十八年)八月丁亥,上御花萼楼,以千秋节 百官献贺,赐四品以上镜、珠囊、缣丝,赐五品以下束帛有差。”,

62904dc39e456eb7f782314b8406a2c1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盛唐·平缘盘龙纹镜,弗利尔美术馆藏,制图“浙江云拍”)
3afcbfa744fda5632c3d03e3122d48a7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盛唐·盘龙纹镜,克利夫兰美术馆藏,制图“浙江云拍”)
3145f355984964fb1dd550d88ca56776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盛唐·“千秋”盘龙纹镜,铜镜素材来源于网络图录,制图“浙江云拍”)

关于千秋赐镜的风俗,当时多有诗词唱和,比如玄宗皇帝就有诗作《千秋节赐群臣镜》:

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晋。
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
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
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


玄宗时期的宰相,同时也是当时的文坛泰斗张说也有诗纹《奉和圣制赐王公千秋镜应制》:

宝镜颁神节,凝规写圣情。
千秋题作字,长寿带为名。
月向天边下,花从日里生。
不承悬象意,谁辨照心明。


而在诗作中明确表明龙镜即千秋镜的是席豫的《奉和敕赐公主镜》:

令节颁龙镜,仙辉下凤台。
含灵万象入,写照百花开。
色与皇明散,光随圣泽来。
妍媸冰鉴里,从此愧非才。


最经典的还属龙护老人的《铸镜歌》:

盘龙盘龙,隠于镜中。
分野有象,变化无穷。
兴云吐雾,行雨生风。
上清仙子,来献圣聪。


关于《铸镜歌》的诞生,在《太平广记》中还记录一则颇为传奇的经历。说是在天宝年间,扬州进献水心镜一面,纵横九寸,青莹耀日。背有盘龙长三尺四寸五分,势如生动,玄宗皇帝览而异之。

进镜官扬州参军李守泰说到,在铸镜之时,来了一老一少两人,老者名龙护,须发皓白,少童年方十岁,名唤玄冥。龙护老人对镜匠吕晖说,他知道在铜镜上铸造真龙的方法,原为吕晖制作,惬于帝意。

三天之后,门左洞开,但老少皆无踪影,唯在镜炉前获素书一纸,以隶书云:镜龙长三尺四寸五分,法三才,象四气,禀五行也。纵横九寸,类九州分野。镜鼻如明月珠焉。开元皇帝圣通伸灵,吾遂降祉。斯镜可以辟邪,鉴万物。秦始皇之镜,无以加焉。歌曰:'盘龙盘龙,隐于镜中。分野有象,变化无穷。兴云吐雾,行雨生风。上清仙子,来献圣聪。'吕晖等遂移镜炉置船中,以五月五日午时,乃于扬子江铸之。

049f3828952d691e50546b8e9d10eaf7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唐代·江心碑拓片,扬州市博物馆藏)

扬州博物馆收藏的唐代江心碑再现了龙护老人铸镜的场景,这也说明早在唐代,关于千秋龙纹镜的传说已经颇为流行,龙镜在唐时是被神化的一种铜镜类型,甚至被称为“天子镜”,其铸造条件也颇为严苛,并且与端午铸镜的古风有关,在白居易的诗作《百炼镜》中有相关介绍:

百炼镜,镕范非常规,日辰处所灵且祇。
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
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
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吏手自封。
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
人人呼为天子镜,我有一言闻太宗。
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
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
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


fbb71bbec6cd94aad784c95af5252afc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盛唐·单龙镜,日本法隆寺收藏,制图“浙江云拍”)
4170c51e99c46352e695cbf24361bdb6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盛唐·单龙镜,1984年河南偃师杏园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制图“浙江云拍”)

“上有好下下必甚焉”,统治阶层对于盘龙镜的珍爱自然会引起唐代社会的推崇,“龙”的形象与地位在此时期的铜镜装饰艺术中达到空前的程度,以至于诗仙李白在诗作中有“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诗句。

87a87cb256992c9e569d22447785e6ee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webp
(盛唐·李景由‘?~717年’,盘龙纹镜,1984年河南偃师杏园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制图“浙江云拍”)

这面铜镜出自唐代李景由墓中,是其生前所用之物。镜中神龙身躯巨硕,气势磅礴,刻画精细,纤毫毕现,将“中国龙”的气吞华夏的气魄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此高等级的盘龙镜,其使用者的身份想必也绝非凡属。据墓志记载,李景由终于蒲州猗氏县令,为正六品,其妻卢氏为五品梓州司户卢诩之女,理论上极难受用如此等级的盘龙镜。

究其原因与隋唐时期的门阀制度有关,唐代社会有一个可以与李唐皇室比肩的顶级贵族群体“五姓七望”,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与太原王氏。这些顶级贵族之间相互联姻,甚至不屑于皇家的招揽,足见其豪横程度。而此镜的使用者李景由恰是出身于陇西李氏,其妻子是范阳卢氏之后。

盛唐时期的物质文化与工艺美术达到极盛的程度,强盛的国力与稳定富足的社会环境给予艺术家们肆意挥洒才华的空间,传统的手工艺制造业也在这一阶段到达顶峰,几乎半数的唐镜种类诞生于这一时期,“龙”的形象、构图及变现形式也呈现出多元的态势。

注:文中图片皆来源于可供交流欣赏的博物馆藏品与已公布的网络拍卖图录,资料来源已注明,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郝明. 隋唐龙纹装饰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03;
[2]葛承雍. 唐代龙的演变特点与外来文化[J]. 人文杂志,2000,01;
[3]张晶,郑成胜. 龙翔天宇:南北朝隋唐时期龙图像的演变与中西互动[J].美术大观,2024,01;
[4]徐晓菁. 浅谈唐代铜镜中的装饰纹样[D].上海师范大学,2010,04;
[5]徐殿魁. 唐镜分期的考古学探讨[J].考古学报,1994,07;
【作者:浙江云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铜镜圈 ( 苏ICP备2024067435号-1 )

Powered by Discuz!

网站内容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违规或不当内容请联系本站处理。本网站由提供CDN加速/云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