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05|回复: 0

中国和日本铜镜里的虎纹简介

[复制链接]

365

主题

80

回帖

1027

积分

打杂的

积分
1027
发表于 2024-4-30 16: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象征里的主要形象,虎纹早在上古三皇时代就已经出现。相传,虎曾是伏羲氏族信奉的图腾崇拜之一,代表着威严和权力。我国古籍中对虎也有颇多描述。《诗经·大雅·常武》记载:“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将周王麾下士兵在冲锋时的喊杀声比喻成猛虎的吼啸。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将“虎”解释为“山兽之君”,即为森林之王。

在中国文物史上,虎纹饰最早出现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及玉器上,后来被广泛应用在画像石、瓦当、漆器及铜镜之中,如流传至今的妇好墓玉虎、青铜虎尊、虎符、虎形带钩、虎纽錞于、虎食人卣、白虎瓦当、青瓷虎子以及莫高窟第254窟舍身饲虎图等。

一、中国铜镜里的虎纹

中国铜镜里出现的虎纹目前可溯至西周晚期。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西周虢国墓地1612号墓中出土的一面鸟兽纹铜镜,被学者视为我国最早的虎纹铜镜,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镜钮两边为左右对称的线条型虎纹,“巨口大张,露出上下两排利齿,舌头平伸。虎目圆睁鼓凸。身形健硕纵长,身上前后饰以圆涡纹”。另有鹿、鸟等纹饰搭配出现,笔画简单,构图古朴,象征着中国古代先民对虎的文化崇拜。中国铜镜中的虎纹种类很多,代表性的有群虎纹镜、龙虎纹镜、带有虎纹的四神镜及十二生肖镜等。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2_图像_0001.jpg
图1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鸟兽纹铜镜(西周)

(一)群虎纹镜

这类铜镜在战国至两汉时期比较多见。以上海博物馆藏四虎纹镜颇具代表性,主要纹饰为四只围绕镜钮、做匍匐状的猛虎,虎纹的图案化已十分鲜明。另外还有汉代二虎镜、三虎镜、四虎镜等纹饰。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3_图像_0001.jpg
图2 上海博物馆藏四虎纹镜(战国)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3_图像_0002.jpg
图3 辽宁省博物馆藏三虎纹镜(东汉)

(二)龙虎纹镜

此类铜镜主要纹饰为一龙一虎,分布在镜钮左右呈现出张口对峙状态。有的铜镜在龙虎尾部下端还杂以鸟兽、羽人等图案。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3_图像_0003.jpg
图4 湖南省博物馆藏龙虎纹铜镜(汉代)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3_图像_0004.jpg
图5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龙虎纹羽人铜镜(三国·魏)

《周易·乾卦文》云:“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有学者认为汉代铜镜中的龙虎图案寓有阴阳共生的含义,是“中国古代性文化和性艺术在表现形制、意识形态、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最完美的结合”。

(三)四神镜与十二生肖镜

在这两类铜镜中,各类神兽动物纹饰颇多,虎并非主纹。四神镜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按照道教阴阳五行学说,“天之四灵”代表东西南北的方位,镇守四方,禳避不祥。十二生肖镜则是以十二生肖为创作题材,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4_图像_0001.jpg
图6 浙江省博物馆藏四神铭文博局铜镜(东汉)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4_图像_0002.jpg
图7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四神十二生肖镜(隋代)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5_图像_0001.jpg
图8 湖南省博物馆藏莲弧纹虎纹铜镜(宋代)

一直以来,虎都被中华先民视为驱妖除魔、驱灾辟邪的吉祥瑞兽。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汉代铜镜中亦有镜铭:“上大山,见神人,食玉英,饮澧泉,驾非龙,乘浮云,白虎引,直上天,赐长命,保子孙。”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有“虎须”可作药用的文字记载:“仙人郑思远常骑虎,古人许隐齿痛求治,郑曰:‘唯得虎须,及热插齿间即愈。’郑为拔数茎与之。因知虎须治齿也。”可见,虎还是寄托着古人长生不老、求仙祈福、祛除病痛愿望的神兽。

中国铜镜文化对虎形象的诸多描绘刻画,饱含了中国人民对虎的敬仰之情,这种情感自古传承至今,依然深受国人尊崇,甚至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对一衣带水的日本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日本铜镜里的虎纹

日本的虎文化源自中国。众所周知,日本本土没有野生虎类。成书于日本奈良时代的史书《日本书纪》(日本养老四年,唐代开元八年,720年)记载了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口到日本的虎皮,而活虎进入日本则是在平安时代的890年(日本宽平二年,唐代大顺元年)。

明代中日海上贸易里多次出现虎,特别是在日本室町幕府与明朝的第二次勘合贸易时期(1432—1547)。如《满济准后日记》(日本永享六年,明代宣德九年, 1434年)记录,明代皇帝曾赠送室町幕府足利将军许多“赐物”,其中有“虎皮五十张”。明代郑若曾《筹海图编》(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记录:在明朝输入日本的众多商品里,有用虎皮制作的“马背毡”。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中的文徵明、徐祯卿有一则逸事。有一次,徐祯卿出了一个上联“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此为谐音联,用“假岛”借指唐代诗人贾岛,一语双关,颇有难度。文徵明以“蒙虎皮于马背,谓是斑彪”作为下联,以“斑彪”指代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彪,对仗巧妙工整,堪称古代对联之经典。而“蒙虎皮于马背”也从侧面反映了由虎皮制作的“马背毡”在明代就是比较流行的商品。

万历朝鲜战争时期(1592—1598),太阁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其间,为防止朝鲜野生虎类掠食日军人员、马匹,杜绝“虎患”,日本武将加藤清正曾多次捕获老虎,并由此有了“虎退治”的称号。

江户时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康的母亲於大之方“虎神入怀”的传说广为流传。据说,於大之方曾去凤来寺(在今日本爱知县东部的凤来寺山)向药师如来祈愿,回家后便梦见药师如来十二神将之一的虎神(真达罗大将)入怀,并由此生下德川家康。日本国学院大学的青木丰教授在《和镜の文化史》中提出,到了江户时代,出于观赏需要,日本自海外进口老虎的数量明显增加,日本庶民阶层对虎的认知度也显著提升,人们将老虎视为“勇猛与威严的象征”。

(一)龙虎纹竹梅柄镜

该镜通长23.5厘米,镜面直径14.5厘米。镜背左上侧有一条隐藏于祥云之中、 “见首不见尾”的神龙,龙爪中握有一颗宝珠,与镜右下侧仰首望天的猛虎相互对视。右侧有一株挺立的劲竹,一枝梅花缠绕于竹竿上,体现出一种刚柔相济的美。下侧配有礁石和海水。整体宛如一幅动物主题风景画。镜师铭为“藤原光永”,据《镜师名寄》记录,藤原光永为江户中后期著名的镜师家族名号。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7_图像_0002.jpg
图9 龙虎纹竹梅柄镜 镜师铭:藤原光永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7_图像_0001.jpg
图10 上海博物馆藏沈铨《花鸟走兽册》(清代)

(二)龙虎纹竹梅柄镜

该镜通长27厘米,镜面直径17.8厘米。该镜与图9图案相类似,主要区别为两镜中的龙虎纹饰互呈反像,且在左侧有两株劲竹,与右侧为盛开的梅花相互呼应。下部礁石在整体图案中的比重有所增加。镜师铭为“金益”,据《镜师名寄》记录,金益为江户中期的镜师“藤原金益”的名号 。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7_图像_0003.jpg
图11 龙虎纹竹梅柄镜 镜师铭:金益

(三)“龙”铭坐虎竹梅柄镜

该镜通长22.7厘米,镜面直径14厘米。该镜以正中上方的“龙”字取代了龙的图腾。下方的虎昂首看着头上的楷书“龙”字。虎的形象并不是奔跑的凶猛动态,而是呈现出端坐的悠闲静态,甚至连尾巴也收起来,整体画面给人感觉比较静谧轻松。镜师铭为“藤原光家作”,据《镜师名寄》记录,藤原光家为江户中期的镜师名号。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8_图像_0001.jpg
图12 “龙”铭坐虎竹梅柄镜 镜师铭:藤原光家作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8_图像_0002.jpg
图13 大阪市立博物馆藏竹虎图柄镜(江户时代中期) 镜师铭:上藤原久共

(四)竹虎柄镜

该镜通长21.4厘米,镜面直径11.5厘米。镜面中的老虎体型虽然不大,但肌肉敦实、健壮有力。当老虎在高速奔跑时,其尾巴通过摇摆,可以在转向、跳跃、急停等状态下发挥平衡身体的作用。镜中老虎呈奔跑状,虎尾高高翘起,似乎是在不停摆动,不经意之中透出了该镜镜师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精湛高超的创造力。镜师铭为“天下一西村作”。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9_图像_0001.jpg
图14  竹虎柄镜 镜师铭:天下一西村作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9_图像_0002.jpg
图15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独虎竹梅纹柄镜拓片(18 世纪中后期) 镜师铭:藤原光长

(五)“虎”铭竹子怀镜

该镜长14.5厘米、宽7厘米。该镜以行书“虎” 字取代了实体化的老虎形象。怀镜为江户时代中期出现的方形镜,便于女子在外出时携带使用。该镜有上下两钮,便于系绳。镜师铭为“天下一藤原作”。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09_图像_0003.jpg
图16 “虎”铭竹子怀镜 镜师铭:天下一藤原作

(六)“虎”铭云竹柄镜

该镜通长25厘米,镜面直径15厘米。该镜中的草书“虎”字颇有创意,洒脱飘逸似龙飞凤舞、笔走龙蛇如行云流水,展现出该镜镜师深厚的书法功底。与其他镜不同,镜面在设计竹子时,又加入一竿纤细的斜竹,体现了镜师不拘一格的设计思路。镜师铭为“天下一西村光重”,据《镜师名寄》记录,天下一西村光重为江户中期的镜师名号。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10_图像_0001.jpg
图17  “虎”铭云竹柄镜 镜师铭:天下一西村光重
中日铜镜里的虎纹_张岩_页面_10_图像_0002.jpg
图18 国学院大学博物馆藏竹虎图柄镜(17 世纪中后期) 镜师铭:天下一松村因幡守

以虎为创意题材的日本工艺美术制品,在镰仓、室町时代就已出现。如奈良正仓院收藏有老虎纹饰的银壶、铜镜。江户中后期,带有虎纹的陶瓷、浮世绘、漆器、金工器物数量增多。源自中国铜镜并深受中国铜镜文化影响的日本铜镜,其承载的日本虎文化也出自中国的传统虎文化。日本镜师进而设计出龙虎、竹虎等搭配样式。“龙虎”是来自中国四大神兽中的“青龙白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虎”的谐音为“祝福”,寓意为祈福;“虎竹”的谐音为“护主”,有驱邪避害、保平安的愿望,寄托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有趣的是,日本艺术家和工匠大多是“照猫画虎”,所以在流传于世的诸多文物艺术品中,日本虎形象通常如猫一般温和可亲、憨态可掬,没有中国虎形象勇猛凶狠、雄壮威武的神韵,充满了别样的想象异趣。
【作者:张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铜镜圈 ( 苏ICP备2024067435号-1 )

Powered by Discuz!

网站内容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违规或不当内容请联系本站处理。本网站由提供CDN加速/云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