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唐代月宫镜中的玉兔、蟾蜍与桂树是何寓意

[复制链接]

332

主题

58

回帖

739

积分

打杂的

积分
739
发表于 2024-4-20 21: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收藏了一面唐代月宫铜镜。该铜镜为菱花形,直径13厘米、厚0.9厘米,镜面中央为枝繁叶茂的桂树,树干中部隆起为镜钮,一侧为嫦娥振袖起舞,另一侧为玉兔捣药,下有蟾蜍作跳跃状,画面简洁生动,饶有情趣。

玉兔、蟾蜍与桂树__唐代月宫铜镜里的“生生不息”_甄雪燕_页面_1_图像_0004.jpg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收藏的唐代月宫铜镜

我国古代的铜镜工艺发展至隋唐时期进入高潮,铜镜背面的装饰纹样通常取材自一些民间故事和传说。唐代开始大量出现的月宫铜镜,一般都会出现嫦娥、桂树、蟾蜍和玉兔等意象。有何寓意?

为西王母捣制仙药的玉兔

“月中有兔”的想象起于何时?大部分学者认为,战国时期,屈原在《天问》中所写“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的“顾菟” 就是指“兔”。宋人洪兴祖在《楚辞补注》写道:“菟与兔同。”兔子与月亮有什么关联之处呢?一是月影说,认为月亮表面的阴影形如兔子。清代林云铭在《楚辞灯》中解释:“月中微黑一点谓之兔。” 一是阴阳说,认为月与兔同属阴。汉代张衡在《灵宪》中说:“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阴之类,其数偶。”一是周期说,认为兔子怀孕生子的周期与月亮变化的周期相似。兔子交配大约一个月后(29天左右),即产下小兔,产兔后马上能进行交配,再经过一个月左右又能生产。兔子的生育周期与月亮的晦盈周期基本一致,所以古人会将兔子称为月兔,将兔子与月亮联系起来。兔子强大的生育能力,又使古人对它产生了生殖崇拜,并衍生出兔子“望月而孕”的说法。

​“玉兔捣药”的说法是何时出现的?汉代以来,西王母手握不死之药的传说广泛流传。张衡的《灵宪》中记载:“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据说,后羿的药是从昆仑山不死树上采摘下来,再经由玉兔加工炼制而成的。此后拥有不死之药的西王母成为民间景仰和崇拜的对象。而玉兔最初便是西王母手下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一直默默无闻地为西王母捣制仙药。汉画像石中,常有玉兔在西王母的座台下捣药的场景。东汉晚期,随着神话传说的演绎,月中兔与捣药兔的故事逐渐融合,两者产生了混淆。至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中记载:“月中何有?白兔捣药。”由此可见,在晋代,已经有了“月宫有玉兔捣药”的说法。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兔寿千岁,五百岁其色白。”古人认为兔子是长寿的动物之一,而且玉兔所捣的药又能使人长生不老,因此,玉兔又是长寿的象征。

ea529347ad0a78afefb7e5ff33634c5f.webp.jpg
唐 月宫镜

吴刚斧下的“永生”桂树

桂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提到的植物,秦汉的很多典籍都有对桂的记载。《山海经·南山经》提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礼记·檀弓》中记载:“丧有疾,食肉饮酒必有草木之滋焉,以为姜、桂之谓也。”秦汉时期,人们对“桂”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将木犀科的“桂花”与樟科的“肉桂”相混淆。晋唐时期,随着桂花的广泛种植,人们对这两种植物之间差异的认识逐渐清晰。

“月中有桂”的想象起于何时呢?目前发现,汉代的画像砖中就已经有桂树和蟾蜍在月亮中的形象。一方面,桂的药用价值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甚至将桂与长生求仙的观念结合到一起。魏晋时期,在道家神仙信仰的鼓吹下,人们流行服桂来得道成仙。至此,桂被提升到仙药的层次。

随着吴刚伐桂的故事广为流传,“月中桂树”的印象深入民心。据说有个叫吴刚的人,四处寻仙问道。后来,吴刚拜一位老者为师,学习了三年,自认为学得不错,就常常出语顶撞师父,还在外面惹是生非。师父知道后,非常后悔收他为徒,决定让他吃点儿苦头,到月宫砍伐桂树,以改过自新。然而,吴刚发现月宫中的桂树是砍不倒的,每砍一下,转眼间伤口便愈合了。从此,吴刚被困在月宫中不断伐桂。

桂树能够自愈,意味着永生。因此,桂树也成为月亮的象征。此外,因桂花的花期恰值中秋佳节,人们也常常把桂花和月亮联想到一起。

art0014031181.jpg
唐 月宫镜

受古人崇拜的蟾蜍意象

蟾蜍是我国古代一种神圣的动物形象。汉砖、壁画、砚台、铜镜,随处可见各种姿态的蟾蜍画像。考古资料显示,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很多地区和民族中便已经出现对蟾蜍的崇拜。仰韶文化遗址中也有绘有蟾蜍图案的彩陶,商代的青铜器上还出现过蟾蜍纹。蟾蜍为什么能成为古代社会受人崇拜的图腾?

第一,蟾蜍是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动物,成熟的雌蟾蜍一次可以产下上万枚卵,一年可以产两次。这种强大的生殖能力,对于渴望种族繁衍、人丁兴旺的古人来说极具诱惑,由此便产生了对蟾蜍的生殖崇拜。

第二,蟾蜍一直被认为有辟邪的作用,代表吉祥与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提到 “蟾蜍寿千岁”,并且认为蟾蜍是仙药“五芝”中的肉芝,食之可以长寿,佩戴之可以避兵,是能够镇宅祥瑞的吉物。

第三,蟾蜍全身都是宝,蟾酥、干蟾、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均可入药。其中,蟾酥是蟾蜍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其味辛性温,有毒,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

第四,蟾蜍与月亮关系密切,“月宫”又有“蟾宫”之称。《淮南子·精神训》中记载:“日中有乌,而月中有蟾蜍。”在出土的汉砖画像中,蟾蜍就经常出现在月亮中。据《太平御览》记载,东汉的张衡最早提出月宫中的蟾蜍是嫦娥的化身。据说,后羿在西王母那里求得不死之药,嫦娥窃食后奔向月宫,因为受到惩罚而变为丑陋的蟾蜍。《后汉书·天文志》中也记载:“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由此可见,自从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以来,嫦娥就与蟾蜍联系在一起,蟾蜍也就成了“月精”。

古人认为,月盈则亏,亏又则盈,永远在盈亏中周而复始地运动。因此,月亮不朽,寓意长寿,而与月亮相关的玉兔、蟾蜍、桂树,都是长寿和生命力的象征。
【作者:甄雪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铜镜圈 ( 苏ICP备2024067435号-1 )

Powered by Discuz!

网站内容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违规或不当内容请联系本站处理。本网站由提供CDN加速/云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