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97|回复: 1

金代人物故事纹铜镜上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

[复制链接]

355

主题

70

回帖

911

积分

打杂的

积分
911
发表于 2024-3-25 10: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我国古代铜镜历史上的又一次闪光点 , 金代铜镜是在承袭中国传统铜镜铸造工艺、丰富纹饰题材的基础上 , 结合本地区特有习俗、社会风尚和个人审美风格发展创新的产物。本文根据题材纹样将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的22枚金代人物故事纹铜镜分为婴戏童子镜、神仙人物故事镜、现实生活人物故事镜、隐逸高士镜等数类,并对其内涵加以阐释分析。结果表明,作为金代铜镜流行题材之一的人物故事镜,充分体现了女真人对中原汉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中原农耕文明的吸收与借鉴,是研究金代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物证。
1701664611121820113.webp.jpg
“煌丕昌天”铭海泊镜

金代铜镜在继承中原铜镜样式和题材基础上 , 不断进行创新 , 创作出很多具有本民族特色、艺术风格的题材纹饰,打破了汉唐时期繁缚、超现实主义的风格,走向了简洁、明朗的路线,将我国铜镜艺术题材推向以写实手法为主、逐渐世俗化的时代,是宋金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中国铜镜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金代铜镜深受汉地文化影响,成为承载女真借物抒情的文化载体,是研究女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物证,极大充实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宝库。

一、金代铜镜发展的历史背景

金代是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吉林省长白山地带的渔猎民族女真人所建立。金立国后 , 逐渐灭掉了辽和北宋 , 与南宋分庭抗礼。宋金时期政权的对立,并不意味着经济、文化上的隔绝。金初(1121)金朝建立者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提出“中外一统”思想 ,金熙宗天眷七年(1137)刘筈提出“今天下一家,孰分南北”,海陵王完颜亮自幼便学习汉文经典,他提出的“自古帝王混一天下,然后可以为正统”;公元 1141 年南宋与金在绍兴和议时,海陵王又提出“天下一家,然后可以为正统”。迁都建金后,他摒弃民族偏见,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减少各族之间的矛盾。在与汉人杂居共处过程中,女真日益沐浴华夏之风、受汉文化的熏陶,以儒家伦理道德为规范,以与汉王朝没甚差别 。金国首次提出的“中华一统”观念,虽然是为更好维护自身统治的一种思想武器,但种族平等的国策极大降低了汉、契丹、奚、渤海族等族群之间的对立性,更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此后金代的统治者如金世宗、金章宗等,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均不同程度的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如“大定以后,其文笔雄健,直继北宋诸贤”,大定是金世宗时期的年号。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学士院新进唐杜甫、韩愈、刘禹锡、杜牧、贾岛、王建,宋王禹备、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张耒、秦观等集二十六部”,次年收藏唐宋书画五百五十卷等记载,均可证实当时女真统治者对汉文化所产生的浓厚兴趣。但女真对汉文化的学习并非盲目的全盘吸收,而是将汉文化中先进的风俗习惯、工艺审美、伦理道德、民族宗教观与本民族相结合,使得金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手工艺、美术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其中人物故事纹铜镜便是这一时期反映女真汉化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

二、人物故事纹铜镜题材分类

从考古发现和博物馆藏金代铜镜来看,人物故事纹是金代最为流行、最具特点的题材之一。中国民族博物馆目前共收藏金代人物故事纹铜镜22枚,可按照具体内容分为:婴戏童子镜、神仙人物故事镜、现实生活人物故事镜、隐逸高士镜等数类,每类铜镜根据具体题材的差异又可进行细分。它是金镜趋于世俗化的典型代表,更为直观、写实的描绘了人民日常生活的场景,“诉说着” 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一)婴戏童子镜

童子镜在金代以前十分罕见,金朝时期却屡见不鲜,是金代最为流行的镜类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有圆形、六瓣或八瓣花形、八角形等形制。镜背主题纹饰以二、四、六或三、五个面目圆润的童子或仰或俯嬉笑玩耍的童趣场景为主,馆藏文物中常见图案有童子戏花、婴孩嬉闹、简化童子纹三类,此外也有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童子举花钱等将童子与吉祥图案组合的装饰图案。

(1)童子戏花图,这类题材以童子和花卉的互动为主题,幻想与写实相结合,为童子镜中数量最多,最为流行。童子数量不一,形态各异,一般为两至六名孩童,常见有攀枝、捧莲、踩莲、缠枝等动作,植物多为牡丹、莲花、菊花等带有美好寓意的花卉纹,也会有蝴蝶、蜻蜓等吉祥动物纹。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_曹美丹_页面_2_图像_0001.jpg
图1 金五子捧莲镜(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如中国民族博物藏金五子捧莲镜(图1),圆形,圆钮,素宽缘。镜背面以两圈连珠纹为界分为内、中、外三个区域。内区为圆形镜钮,外区为素缘。主题纹饰五子捧莲饰于中区。画面中五个童子手持莲花顺时针同向攀爬,顽皮活泼,尽显童趣,洋溢着生命的蓬勃朝气。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_曹美丹_页面_2_图像_0002.jpg
图2 金代四童戏花葵花铜镜(吉林博物馆藏)

又如长春市出土、现藏于吉林博物馆的金代四童戏花葵花铜镜(图2),直径 13.8 厘米。六瓣葵花形,半圆钮,缘略高于镜背面。镜背面以童子攀枝为主体纹样,四个憨态可掬的孩童或趴或侧卧于缠枝花卉丛中,人物间空隙部分浮雕以花枝纹。画面生动写实,营造欢乐祥和的氛围。这类攀枝镜中童子多为两名或四个。

这类铜镜形制和纹样更为丰富,除了上述铜镜外,还有方形和八角形的童子缠枝镜等。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_曹美丹_页面_3_图像_0002.jpg
图3 金婴戏镜(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2)婴孩嬉闹图,这类题材一般以生活中常见的婴孩嬉戏场景为主,完全写实,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如中国民族博物藏金婴戏镜(图3),圆形,素窄平缘,镜柄已断。镜背面描绘了一幅童子嬉戏打闹的画面,画面中左侧一人双手持一多层竹板,正在与右侧柿子树下的三个童子嬉戏,三个梳着两个发髻小孩一爬、一半屈、一直立,手中拿着刚捡起来的柿子。画面生动写实,柿子寓意事事如意,整体营造了幸福美满的和谐氛围。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_曹美丹_页面_3_图像_0001.jpg
图4 叉腰六子镜(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3)简化童子图,这类题材以简化版的孩童形象为主题,虽然看不清面容,但仍能感受到孩童的调皮与朝气。如中国民族博物藏叉腰六子镜(图4),圆形,连珠半圆形钮,卷缘,高于镜面。镜背面以连珠纹为界分为六个区域,每个区域浮雕有一叉腰童子,一共六组。画面中六个插着腰的天真烂漫的童子形象,顽皮活泼,尽显童趣,洋溢着生命的蓬勃朝气。

(二)神仙人物故事镜

这类铜镜主要承袭唐宋铜镜题材风格,多为超现实的传奇小说、神话故事、仙佛宗教故事、民间故事演绎等,体现了女真对汉文化的认同与亲近。馆藏文物中可根据题材细分为柳毅传书、唐王游月宫、达摩渡海、井木犴镇水、母子戏兽等几类。此外还有根据梁任昉《述异记》中记载的烂柯山围棋的传说而创作的王质观弈镜,受神话故事而创作的嫦娥月宫镜,以及受中原、契丹、渤海国等佛教文化影响而继承的飞天镜等等。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_曹美丹_页面_4_图像_0001.jpg
图5 金朝柳毅传书镜(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_曹美丹_页面_4_图像_0002.jpg
图6 柳毅传书镜拓片(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_曹美丹_页面_4_图像_0003.jpg
图7 柳毅传书镜(甘肃天水市博物馆藏)

(1)柳毅传书故事,取材自唐传奇小说,是宋金时期流行镜种之一,数量多,分布广泛。唐李朝威传奇《柳毅传》在晚唐已颇为流传,至宋元已是民间戏曲中十分流行的爱情神话题材。常见形制为圆形或圆形带柄,圆钮、半圆钮或无钮,纹饰均以浮雕手法刻画落第书生柳毅与洞庭湖龙女依依惜别的场景,有三种不同的构图方式:其一如馆藏柳毅传书镜(图5),圆形,圆钮。以钮为界分左右两部分,柳毅和龙女在左侧,侍从在右侧。画面中左侧陆地上沿镜缘伸出一株大树,树下有一男一女作交谈状,女子衣带飘拂,男子半弯腰拱手拜别。钮下方草地上几只羊或昂首张望、或低头食草,悠然自得。钮右侧有一侍者正牵马等候。其二如国家博物馆藏铜镜(图6),圆形,圆钮。钮右上方一大树至顶,树下以钮为界左右立一男一女作对话状,钮左侧女子身后有一侍女,钮下站一牵马侍者。其三如甘肃天水市博物馆藏铜镜(图7),圆形,圆钮,宽平素缘。以钮为界分上下两部分。钮及其上方为陆地,左侧沿镜缘伸出一株大树,树下有一男一女,中间树下草地上徜徉着几只羊,右侧一人牵马望向男女二人。钮以下为波涛翻浪河水,河水中为两条正在嬉戏的小鱼。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_曹美丹_页面_4_图像_0004.jpg
图8 达摩渡海镜(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2)达摩渡海故事,取材于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在南朝、宋时航海到中国宣传佛教的事迹,塑造了一位信念坚定、不轻易妥协的佛陀形象。在唐宋中原地区佛教思想以及契丹辽和渤海国佛教文化的影响下,女真开始信奉佛教,这类题材体现了女真在民族宗教观上向汉文化的靠拢。如馆藏达摩渡海镜(图8),圆形,弓形钮,八瓣花形缘。镜背以海水纹衬地,镜右侧可见一僧人伫立于海上,由于风浪太大,导致其身上披着的袈裟都被狂风刮向左侧,但他仍坚毅的用双手撑持着斗笠对抗风浪。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_曹美丹_页面_5_图像_0001.jpg
图9 井宿镇水镜(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3)井木犴星宿镇水图,简称井宿镇水,是元明时期“吴牛喘月”或“犀牛望月”图案的原型。一般是将一只回首的独角“牛”与一轮云彩拥簇的月亮、散如网状的星群和波浪翻滚的海水组合而成的纹饰。取材于二十八星宿之朱雀七宿中负责镇水的神兽“井木犴”的形象。女真在铜镜铸造材料稀少的情况下还大量制作此类题材的铜镜,其目的是希望借助神灵的庇佑,保佑农业生产免于洪涝灾害。这种祈求神灵镇服水患的作法是古时历代王朝一脉相承的习惯。按照纹饰组合可分为三种:井宿镇水人物图、井宿镇水波涛图以及井宿镇水海兽图。井宿镇水人物图如馆藏井宿镇水镜(图9),圆形,素宽缘,带柄。镜上方的海平线上祥云托起一轮弯月,镜中部汹涌的波浪上有三人,右侧为一梳高髻、身穿宽袖和飘带,手捧托盘的仙女(或仕女)形象,左侧为两个跪坐的仙人(或仙女)形象,镜下方一只镇水神兽井木犴趴在石台上回首望月。此类铜镜中部人物形象多样,主要为仙女献宝、双鱼神、仙女和鱼神献宝等图案。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金代吴牛喘月镜应属井宿镇水波涛镜,这类铜镜形制多为圆形或带柄,纹饰为或站或卧的独兽、双兽形象。而更具神话色彩的井宿镇水海兽镜,如现藏于黑龙江博物馆的犀牛望月海兽宝物镜则更复杂,形制以圆形、菱花形最为常见,纹饰除井木犴、波涛、月亮和星象外,中部还有海兽、海马、神龟、摩羯鱼、宝石、珍珠、珊瑚、灵芝和天宫等奇珍异宝。

(三)现实生活人物故事镜

金代铜镜纹饰内容世俗化明显,多为反映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它以金代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如出游、观景、渔猎、耕作、游戏。这类铜镜在整个画面的处理上以风景为主,如树木、山石、水波等,对人物相对描写较小。构图采用唐宋山水画的风格特色。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_曹美丹_页面_5_图像_0003.jpg
图10 金代龟鹤人物纹铜镜(榆树市博物馆藏)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_曹美丹_页面_5_图像_0002.jpg
图11 人物龟雁镜(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1)人物龟鹤或龟雁图,这类题材常以老者、侍童以及的松树、乌龟、鱼、仙鹤、灵芝、鹿等喻示长寿的元素灵活组合,寄托女真祈求延年益寿的美好期望。常见的有吉林省榆树市出土、榆树市博物馆收藏的金代龟鹤人物纹铜镜(图10),直径13.3厘米。圆形,素缘卷起。画面中右侧松树下,一名老者正立于石头上,闲适的看着面前悠哉散步的仙鹤与骑鹿玩耍的童子,左边天空中一轮圆日,路边有一株灵芝,画面下方则有一条河流,河水中龟、鱼正欢快游动着,引起水波荡漾。此外,还有带柄的人物龟鹤镜。如馆藏人物龟雁镜(图11),圆形带柄,镜缘卷起,镜背面外圈有一圈卷草祥云纹,中部右侧有一棵松树拔地而起,树下有一老者坐于石上,左侧有一只乌龟和大雁。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_曹美丹_页面_6_图像_0001.jpg
图12 金代仕女戏童镜(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2)仕女图,这类铜镜多为圆形或带柄,主要以仕女游戏、观景的场景作为主要内容,常以女子形象为主,搭配动植物、河流、瀑布、岩石等图案。常见有仕女观鱼、戏童、戏兽等图案。这类铜镜特征鲜明,虽无法看清人物和动物的面部表情,但亦可通过人物体态及画面构图感受到一种悠然闲适的氛围。如馆藏金代仕女戏童镜(图12),圆形、素宽缘,画面中有一女子正手持扇面,并将扇柄指向对面一个弯腰抬手的童子和一只匍匐地上的小兽,似在戏弄教育,周围以树、仙鹤祥云点缀。头晚高髻的女子身着飘逸长裙,童子圆润可爱,小兽长尾、长尖嘴。同类题材还有镜河北迁安市开发区出土的带柄嫦娥驯兽镜,但女子形象应该不是嫦娥,而是仕女。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_曹美丹_页面_6_图像_0002.jpg
图13 金代仕女观鱼镜(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还有馆藏金代仕女观鱼镜(图13),圆形,圆钮,素宽缘。画面中从右侧镜缘处斜伸出一棵桂树,一女子正悠闲的将双臂搭在倾斜的树干上,望向左下角水中的鱼儿。左侧有一瀑布从岩石中倾泻而下,在水中激荡起朵朵水花。水中的鱼儿也探出半个身子望向女子。画面静中有动,生动活泼。

除上述馆藏铜镜题材外,琴亭人物、宴饮欢歌、乐舞场景等。这类写实的现实生活人物故事镜,是将唐宋画风、中原铜镜铸造技艺与女真审美相结合对女真人生活的真实记录。

(四)隐逸高士镜

这类隐逸题材铜镜常以高士形象为主,表达一种天高云淡、闲适舒逸的隐逸思想观念。常见图案故事有高士观瀑、高士抚琴、文人出游、文人泛舟、许由洗耳等。虽然这类铜镜不论是画风亦或题材,均可归入第三种现实生活人物故事类,但因其蕴含的强烈隐逸思想盛行于金代文人士大夫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所以将其作为一个类别单独分类。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_曹美丹_页面_6_图像_0003.jpg
图 14 高士观瀑镜(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1)高士观瀑图,如馆藏高士观瀑镜(图14),圆形,圆钮,青铜质地。主题纹饰以浮雕手法描绘了一幅高士观瀑的场景,画面中一位文人雅士身着长衫,泰然端坐,观赏着从高处倾泻而下的瀑布。整个画面动静和谐,寓情于景,给人以超凡出世的感受,十分雅趣。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_曹美丹_页面_7_图像_0001.jpg
图15 抚琴人物故事镜(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2)抚琴人物图,如馆藏抚琴人物故事镜(图15),形制为八瓣菱花形,圆钮,镜背面以一圈弦纹将画面分割为内外两部分,内圈以浮雕手法描绘了一幅高树之下雅士抚琴弹奏偶遇知音的画面,外圈在花瓣凹处点缀汉文化特色的祥云纹。画面中一坐一立,一人弹奏一人倾听,构图精巧、动静相宜,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闲适自得、潇洒自在的意境,表达了一种想要逃离尘世纷扰、享受内心富足的精神追求。

三、铜镜题材所反映出的女真人对汉文化的深度认同与接纳

从这些铜镜背后的装饰纹样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女真的汉化思想,这体现了女真人对汉文化的高度认同。

第一类婴戏童子镜,是女真从汉文化中吸收婴戏图艺术风格,融合本民族情感心理,形成的本民族表现子孙昌盛题材的独特铜镜品种。寄托了女真人对子嗣绵延、多子多孙的祈盼,以及期望子孙福寿安康、平安顺遂的美好愿景,这恰是女真传承华夏民族寓子孙繁衍之情于镜这一传统民俗情结的深刻体现。

第二类神仙人物故事镜,是女真对唐宋传奇故事、华夏先民远古神话故事、仙佛宗教故事、民间故事等题材创新发展的结果,体现了女真在文化上对汉的认同,在民族情感和宗教观念上向汉的靠拢。

第三类现实生活人物故事镜,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人们的日常生活,承载着女真对稳定、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类隐逸高士镜,这类题材的盛行体现了两宋重文轻武思想对金朝文人风尚的影响,不过由于封建政权统治的弊端,金代女真统治者虽借用儒家思想、任用汉人为士,但又对汉人有所疏远和打压,这是封建体制的局限性,并非少数民族政权独有。

四、结语

作为中国铜镜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作为深刻文化内涵的重要承载者,金代铜镜的创新性发展极大充实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正如这一枚枚人物故事纹铜镜的流行,是女真人从情感上正逐渐向汉靠拢的心理情感的外化表现,体现了女真人对汉文化的接纳与认同。由小见大,从金代人物故事纹铜镜,我们可以窥探到那段历史:在中华民族大融合态势愈演愈烈的关键阶段,两宋辽金时期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互动,对各民族文化均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小到生产生活方式、风俗审美的交流与碰撞,大到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的渗透变化,大大加快了以汉文化为向心力、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脚步,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曹美丹】

2

主题

44

回帖

117

积分

镜圈新人

积分
117
发表于 2024-3-25 16:52: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creenshot_20231122_210005_com.tencent.mobileqq_edit_52520888836881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铜镜圈 ( 苏ICP备2024067435号-1 )

Powered by Discuz!

网站内容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违规或不当内容请联系本站处理。本网站由提供CDN加速/云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