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唐代月宫镜鉴赏介绍

[复制链接]

340

主题

61

回帖

808

积分

打杂的

积分
808
发表于 2024-3-18 15: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州东吴博物馆第一展馆是铜镜馆,由已故著名鉴定大师史树青先生题名为“千镜堂”,藏有各时代铜镜近千面。这些铜镜涵盖了我国四千年的铜镜历史,代表了历朝历代的制镜水平,蔚为大观。其中有两面唐代的月宫镜纹饰奇特,似乎都与月亮有着关系,现介绍如下,以飨广大爱好者。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唐代月宫镜赏析_页面_1_图像_0001.jpg
图1

1.腾龙飞鹊月宫镜(见图1),镜面呈倭角正方形,高18.1厘米,纹饰按对角线布局,圆钮,钮左右二鸟衔绶,呈飞向月宫状。一蛟龙跃海而出,两侧各有祥云一道,钮正上方为月宫,内有桂树、捣药的玉兔和跳跃的蟾蜍。纹饰简洁而不失古朴。出海蛟龙,祥云相伴,有祥瑞升腾之意。镜中飞鸟为喜鹊,古人认为喜鹊为阳鸟,喜欢干燥的环境,其性好晴,其声清亮,早在《易·卦》中就有“鹊者,阳鸟。先物而动,先事而应物” 的记载,认为鹊具有感应预兆的本领。所以南朝萧纪的《咏鹊诗》云:“欲避新枝滑,还向故朝飞。今朝听喜声,家信必应归。”连清代乾隆皇帝时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也这样写到:“喜鹊檐前报好音,知君千里欲归心。”所以古人把喜鹊作为能报喜讯的吉祥之鸟。《周易·系辞下》曰:“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这就是说,古代社会流行和崇尚吉祥文化,而古代的吉祥文化往往是通过吉祥物和吉祥图案来表现。唐代铜镜中的吉祥图案,正是蕴含着源远流长的吉祥文化而受到普遍欢迎。唐镜中的吉祥图案除双鹊外,还有以双鸾喻尊贵,以鸳鸯喻爱情,以牡丹喻富贵等。这种带有双鹊纹饰的铜镜存世量不是很多,但大多是葵花形,如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一件葵花镜,直径15.3厘米(见图2),洛阳博物馆有一件直径17.3厘米的葵花镜(见图3),另外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拍卖了一件海外收藏的直径达200毫米、重1392克的葵花镜,估价300,000-500,000元人民币,成交价806,400元人民币(见图4),而我们馆的这面倭角方镜还是很少见的。因此,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唐代月宫镜赏析_页面_1_图像_0002.jpg
图2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唐代月宫镜赏析_页面_2_图像_0001.jpg
图3、图4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唐代月宫镜赏析_页面_3_图像_0001.jpg
图5

2.嫦娥奔月镜(见图5),此镜直径14.8厘米,菱花形,黑漆古包浆,镜背纹饰,内区中部是一棵高大的桂花树,树干中心部位凸起为镜钮,右侧嫦娥手持仙果,飘然而至,左侧玉兔执杵捣药,全神贯注,下有蟾蜍手舞足蹈,似乎在为玉兔打气加油。外区八个菱花内配有八朵祥云。整个画面动静相宜,情趣盎然,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观。

这面月宫镜的主题纹饰是流传于民间的神话故事。《淮南子》中说:“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 , 而民无所食”。此时有位叫羿的人,上昆仑,拉弓箭,射九日,并命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升落,为民造福,所以万民皆喜,遂推羿为天下大英雄。羿娶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妻,夫妻俩非常恩爱。羿有个跟他习武的徒弟叫蓬蒙,此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知道羿有一瓶王母娘娘所赐的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保管,蓬蒙趁羿外出狩猎之机,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并欲非礼嫦娥,嫦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情急中吞下了长生不老药,于是飞向了月宫,这便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来到月宫以后,日夜思念着自己的丈夫,一心想炼出长生不老药,有朝一日好让羿服用后也能来到月宫,让夫妻团聚,永不分离。所以她不辞辛苦,到处采摘仙果,让玉兔给她捣药。那么,玉兔又是如何来到月宫的呢?在《封神榜》中有记载,周文王姬昌的长子伯邑考,被荒淫无道的商纣王剁碎后做成馅饼,逼文王姬昌吃下,姬昌吃了馅饼便找机会逃离了朝歌,回到了自己的封地西祁后,腹中非常难受,于口中吐出了三只白兔,原来,这三只白兔就是他的儿子伯邑考的三魂。女娲娘娘见状,命嫦娥将其三魂归一,化作一只白兔带回了月宫。因为兔子的奔跑速度快,且两只耳朵特别长,繁殖能力又特别强,所以古人认为兔子是长寿的象征。如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就说:“兔寿千岁,五百岁其色白。”嫦娥让奔跑速度快、幸运长寿的兔子来捣长生不老药,就是想尽快炼成此药。这些神话故事都是民间传说,而且有多种版本。以嫦娥故事为题材的月宫镜,各地皆有出土,内容大致相同,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月宫镜(见图6),另外,嘉德2010年秋拍也有一件海外收藏的月宫镜(见图7),直径15.5厘米,重957克,图案中多了一个端酒的吴刚,此镜已残为两半,估价900000-1200000元人民币。而本馆所收藏的嫦娥奔月镜制作精细,品相完美,叫人爱不释手。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唐代月宫镜赏析_页面_3_图像_0002.jpg
图6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唐代月宫镜赏析_页面_4_图像_0001.jpg
图7

其实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故事,与唐朝流行的道教文化有关。

在秦汉之际,黄老道家就推崇黄帝老子为先王圣哲,与儒家之尧舜周礼相仿。到唐代,李唐皇室因与老子同姓而崇封太上老君,并累加尊号。我们知道,道教虽在理论上汲取了大量的道家思想,但作为哲学思想流派的道家与宗教派别的道教并非同一。

尤其是道教将神与仙分开,认为人不能成为神而能得道成仙的理念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道教的发展到了唐代处于鼎盛时期,唐朝有不少皇帝不仅对道教大为推崇,甚至迷恋丹药,唐代许多皇帝的死亡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服用道教丹药有关。南朝萧统在他选录的《古诗十九首》中就写到:“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唐代社会普遍流行服食仙丹之风,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沉迷于炼制和服用所谓的仙丹。上行下效,上层统治者对道教的狂热追求,自然会逐渐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作为处于社会下层的铜镜铸造者,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很大影响,于是,他们便将具有道教色彩的图案或神仙故事刻画于铜镜背面。

我国铜镜的制作,自四千年前的齐家文化开始,先后出现了三次高峰。这就是精彩灵秀的战国铜镜和精致规整的两汉铜镜,而到了唐代有了更大的发展,是中国古代铜镜艺术的顶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瓷器已经取代铜器,使铜器逐渐衰落,青铜技术都集中到铜镜上。此外,还因为当时铜镜作为礼品,广泛用于社会交往。此时的铜镜在形制方面,除了已有的圆形和方形外,还新出现了菱花形和葵花形等新镜形。镜体一般都比较厚重,给人雄浑大气之感。在材质上,铜镜金属成分中锡的含量也增多,镜面较前朝所制更显清亮明澈。在纹饰方面,除之前已有的兽纹,宝相花纹继续流行外,还出现了蟠龙镜、狩猎镜、打马球镜、飞仙镜及本文所叙述的月宫镜等。除此之外,盛唐时期还开始流行各种特种工艺镜,如螺钿镜、金银平脱镜、金背镜等,纹饰表现手法也赋予写实,图案多采用高浮雕或浅浮雕的装饰技法,花纹结构恰当,制作精美,富丽堂皇,呈现出浓厚的“盛唐气象”。同时,因突出了纹饰,因铭文明显减少,铭文带也很少见,这与两汉铜镜显著不同,体现了盛唐铜镜的独特之处。

这两件已有一千多年的精美月宫镜仍然锃亮如新,华丽精致,雄伟豪放,所承载的美丽传说闪耀着艺术的光辉,表现了大唐帝国的制镜技术达到了最高水平!
【作者:蒋晓荣  符倩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铜镜圈 ( 苏ICP备2024067435号-1 )

Powered by Discuz!

网站内容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违规或不当内容请联系本站处理。本网站由提供CDN加速/云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