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79|回复: 0

唐代海兽葡萄镜上的盛唐文化

[复制链接]

367

主题

82

回帖

1049

积分

打杂的

积分
1049
发表于 2024-2-20 14: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句话的含义是极其深刻的。它告诉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上的朝代作镜子,可以明白国家兴旺或衰落的道理;用人作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

我国古代铜镜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铜器中的一个分支。从最早发现铜镜的齐家文化至今,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流行期,两汉时期的繁荣鼎盛期和隋唐时期的高度发展三个高峰。我国古代铜镜承载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国家之一,成为百花齐放的火焰和青铜艺术花园中最靓丽的一朵。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还是一种带有深邃文化内涵和鲜明艺术美感的艺术品。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征和人们的思想意识状况。
唐代是继战国时期和汉代两座高峰之后,我国铜镜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唐铜镜较前代又有了新的发展,从铜质、造型和纹饰上都有很大变化。铜镜的合金中加重了金属锡元素的比例,这样使铜镜表面显得银亮,照面更清楚,又让铜镜本身更美观。造型仍然沿用传统的圆形和方形铜镜。此外,唐代独创了菱花型铜镜。唐代铜镜较之前的厚度明显增加,还有大量月宫、仙人、山水、金银平脱镜、螺钿镜等故事纹饰。唐代铜镜题材新颖丰富,纹饰舒朗华丽,做工精致细腻,代表了唐代生产力水平、审美文化和工艺美术水平。

唐代铜镜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隋代和唐初,铜镜的主题以瑞兽纹饰比较盛行,它是隋代和唐初铜镜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类型。它不仅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铜镜的传统,而且在此基础上有了创新。瑞兽葡萄镜揭开了唐代镜主题纹饰的序幕,其特点是继承了传统布局,纽变大,纽座消失,主题纹饰分内外区。纹饰以瑞兽为主,植物纹饰逐渐取代铭文。

第二个阶段是高宗至德宗时期,铜镜纹饰的题材、形式、风格焕然一新,使铜镜进入繁荣昌盛的时代。瑞兽葡萄纹、瑞兽鸾鸟纹、花枝纹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飞禽花枝纹饰逐渐居主要地位,人物纹开始登上舞台。此外特种工艺镜如金银平脱、螺钿、贴金银片等纹饰的运用使得铜镜更加精美。

第三个阶段是德宗至晚唐、五代时期,主要流行对鸟镜、盘龙镜、瑞花镜等。典型纹饰类型有花草纹、盘龙纹、八卦纹、万字纹、人物纹。其特点是晚唐五代铜镜急剧变化、浅浮雕手法流行,含有宗教主题的纹饰开始盛行。

总体来说,唐代铜镜一大特点就是艺术手法的多样化。铜镜艺术也充分体现着大唐盛世。

鄂尔多斯博物馆收藏的这面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是唐代铜镜的典型代表之一。海兽葡萄纹铜镜,又称狻猊葡萄镜、瑞兽葡萄镜等,宋代人给该类铜镜定名为海兽葡萄镜。这面铜镜直径8.7厘米,镜厚0.05厘米,缘厚1.1厘米,形制圆形,镜背面满绘纹饰。

640_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鄂尔多斯博物馆海兽葡萄镜

镜背伏兽纽,弦纹高圈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有五只狻猊做各种姿态,在葡萄叶蔓间嬉戏玩耍。外区有飞禽十二只,或欢歌、或飞舞,有回头望月,也有宅枝小憩,姿态各异生动活泼。隙间饰葡萄纹,缠绕相连的葡萄叶蔓铺地,上下饰葡萄及枝叶。镜缘饰一周缠枝花卉纹。铜镜铸造精美,纹饰生动传神,瑞兽浓密的鬃毛、强健的肌肉都被刻画得精细入微,极其精奇富丽。

海兽即狻猊,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一说是第五子,另说是第八子)。长相酷似狮子,常以坐像出现,喜欢烟雾缭绕的地方,所以它一般出现在香炉上吞云吐雾。古书记载外貌与狮子相似,是能食虎豹的猛兽,古人把它安置在建筑或香炉等地方驱邪避祸。狻猊是狮子的别称又是佛的守护神,传说它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狮子的形象还没有荣升到艺术层面。佛教在唐代盛行,因此狻猊被大量应用在铜镜的纹饰里。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葡萄,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唐代盛产葡萄,文人墨客特别喜欢葡萄酿造的美酒。这些在唐代的大量诗歌中可得到印证,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代,葡萄的种植已经非常普遍,酿造葡萄的技术也非常成熟和普及。葡萄纹自然而然地就会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此便由当时盛行的瑞兽镜渐渐发展为瑞兽葡萄镜。此外,古人用葡萄寓意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用葡萄寓意一本万利、兴旺发达,也有代表丰收、富裕、高贵,多多益善等美好愿望。

伏兽纽也称蛙纽,即蟾蜍。古人用蟾蜍寓意招财进宝,镇宅、驱邪、旺财,“家有金蟾,财运绵绵”等。另外用“蟾宫折桂”来比喻科举中榜,金榜题名。传说月宫中住着三条腿的蟾蜍,蟾宫就是“月宫”,还带着一层 “锦绣前程”的意思。

铜镜上纹饰的使用为研究古代历史、研究历史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及互相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物证,体现了唐代海纳百川、大度包容的文化。海兽葡萄镜是唐代的一种典型铜镜,因具有代表性和镜背面的瑞兽及葡萄纹饰而得名。早在北宋宣和时期,王捕在《博古图》中就对该镜有所描述,并对其用“汉海马蒲萄蕴”“汉海兽朱凤蠕”“唐海兽葡萄蕴”等名加以称呼。唐代社会文化大度包容,西方艺术与东方文化相互影响,铜镜的鬼神纹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由、活泼、轻快的纹饰,如花鸟、瑞兽以及佛教崇尚等。铜镜不仅是古代人照面的用品、室内装饰的精巧工艺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礼品。唐代铜镜的造型多样,纹饰各异,形态美观。每面铜镜都是一个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体现,是古代文明的一个缩影。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在黄河几字湾的怀抱中,东接晋,南邻陕,西靠宁夏、乌海,西北、北、东北方向与巴彦淖尔、包头、呼和浩特隔河相望。东西长约400千米,南北宽约340千米,总面积8.7万平方千米。鄂尔多斯自古就是各民族的融合之地,唐代鄂尔多斯也同样是汉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熔炉。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将鄂尔多斯地区划入关内道领属,在今准格尔旗、东胜区东部设胜州,伊金霍洛旗南部及乌审旗一带设夏州。在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设宥州、“六胡州”。此外,还有灵州、丰州、定襄都督府、云中都督府、桑乾都督府、达浑都督府、静边州都督府、乐容州都督府等。唐代的鄂尔多斯地区宥州古城址、“六胡州”古城址等有重要研究价值。鄂尔多斯地区也出土大量唐代文物,如上述海兽葡萄纹铜镜等对鄂尔多斯地区唐代历史文化研究有重要作用。唐代的鄂尔多斯在唐文化的怀抱中生长,又是少数民族和汉族融合的大熔炉。透过文物看历史,可发现中华文化的多元、包容、大度,生生不息。从古至今,各民族分则民苦难,合则共繁荣。
【作者:白林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铜镜圈 ( 苏ICP备2024067435号-1 )

Powered by Discuz!

网站内容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违规或不当内容请联系本站处理。本网站由提供CDN加速/云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