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6

好文共赏——早期铜镜初探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22

积分

初入镜圈

积分
22
发表于 2024-3-4 13: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夜鸣猪_c500D 于 2024-3-4 13:07 编辑

今天阅读了一篇关于早期铜镜的文章,写得很好,和大家分享:

早期铜镜初探
1956 年高去寻先生对侯家岗 M1005 出土铜镜的研究,标志着研究中国早期铜镜的开始。自此之后,关于中国早期铜镜的研究不断涌现,现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关于中国早期铜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早期铜镜的形制和年代、中国早期铜镜的起源地及传播路线、中国早期铜镜的使用者及其功能、中国早期铜镜的科学检测分析。
一、中国早期铜镜的形制与年代
在中国早期铜镜的研究中,对铜镜的形制与年代的研究是最基础的研究。在早期铜镜的形制和年代的研究,可分为对中国早期带钮镜的研究和中国早期带柄镜的研究。
在中国早期带钮镜的形制和年代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铜镜形制和年代的介绍、对铜镜年代的断定、对铜镜形制的研究。有的学者只对早期带钮镜进行了梳理,介绍了铜镜的形制和年代。游学堂对截止 1980 年出土的 15 面铜镜进行了梳理,以表格的形式详细介绍了这 15 面铜镜的形制和年代:铜镜的形制为圆形,形体较小,较薄,大多素面无纹,少数有纹饰以几何纹为主,钮较小,背面无纹;年代是从齐家文化到春秋早期。
有的学者只对中国早期带钮镜的年代做了研究,研究集中在对铜镜年代的断
定。郭沫若通过研究同出器物铜鼎的年代断定出铜镜的年代为西周末年。郭沫若
对三门峡虢国墓地 M1612 出土铜鼎的年代进行了推断,判断出铜鼎的年代是在西 周末年,从而推断 M1612 出土的鸟兽纹镜的年代是西周末年。有的学者通过分析冶金技术来断定铜镜的年代。李彦平通过分析铜镜的合金成分和铸造技术断定出齐家文化铜镜的年代是齐家文化晚期,援引了齐家文化铜镜为锡青铜且采用范铸技术科学的检测结果,分析这些青铜技术应属于齐家文化晚期,从而提出了齐家文化铜镜的时代是齐家文化晚期。有的学者则是参考测年数据来断定铜镜的年代。 刘学堂则通过检测碳-14 来探讨新疆早期铜镜的年代 ④,参考了出土铜镜墓葬的碳-14测年数据,提出新疆早期铜镜的年代是商周至春秋战国,甚至更晚。
有的学者只对中国早期带钮镜的形制进行了研究。对铜镜形制的研究始于高去寻先生。1934 年安阳侯家岗 M1005 出土了一面铜镜,当时世人对这件出土物是否为铜镜意见不同。为了证实这件出土物为铜镜,高去寻先生从形制方面来着手,分析了这面铜镜的形制,其形制为厚度为 0.2 厘米,无特起的外缘,纹饰布置在有钮的一面,镜面经研磨,镜面外凸,半环形钮;这些形制特点均与淮式镜的形制特点形似。随着早期铜镜数量的增多,为了方便研究,有学者利用类型学的方法对铜镜做了分类。韩金秋对早期带钮镜进行了分类,根据纹饰的不同,将晚商的铜镜分为有内外纹饰之分的铜镜和无内外纹饰之分,以同心凸弦弦纹为主体的铜镜两类,又将后者分为了凸弦纹内填短直线或斜线纹的铜镜和凸弦纹中间无纹饰的铜镜;同时,又将西周的铜镜分为了素面铜镜、重环纹镜、宽平动物纹镜、单线动物纹镜和其他纹饰镜五类,又将素面镜根据缘的情况分为了无外缘和有外缘。
有的学者对早期带钮镜的形制和年代进行综合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了对铜镜的详细介绍、形制研究和断代。张锡瑛运用类型学方法研究了辽河流域及辽东地区的早期铜镜。张锡瑛根据纹饰的不同,将辽河流域及辽东地区先秦铜镜分为素面镜、镜缘粗纹镜、镜背粗纹镜、叶脉放射形细纹镜、斜线三角细纹镜;素面镜从西周晚期开始流行,镜缘粗纹镜流行于春秋初至春秋中期,镜背粗纹镜流行于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叶脉放射形细纹镜流行于战国中期,斜线三角细纹镜流行于战国晚期,从而推导出辽河流域及辽东地区先秦铜镜的演变序列是素面镜、镜缘粗纹镜、镜背粗纹镜、叶脉放射形细纹镜、斜线三角细纹镜。
以上的研究均是针对早期带钮镜的,也有学者对早期带柄镜做了研究。目前,中国早期带柄镜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早期带柄镜的形制和年代,既有对早期带柄镜年代的研究,也有对早期带柄镜形制的研究,还有对形制和年代进行综合研究的。有的学者断定了早期带柄镜的年代。霍巍先生对西藏曲贡出土的带柄铜镜的年代做了断定,利用考古学文化的方法对西藏曲贡出土的带柄铜镜的年代进行考证,考证出这面铜镜的年代是春秋战国之交。霍巍先生分析了墓葬的形制和随葬品,判断出墓葬的年代是在春秋战国之交,从而推断出这面带柄镜的年代是在春秋战国之交。
有的学者研究了中国早期带柄镜的形制。霍巍先生为了研究西藏拉萨曲贡出土的带柄镜,对中国早期带柄镜的形制进行了分类,将中国早期带柄镜分为长柄镜、穿孔凸缘镜和短柄镜三类。张文立为了研究平山三汲出土的带柄镜,对境外北方系钮柄镜和境内早期带柄镜进行了分类。根据柄部形制,张文立将北方系钮柄镜分为了孔形钮柄镜和桥形钮柄镜两类;而后,根据装柄方式的不同,将早期带柄镜分为了面柄一体的铜镜和面柄分离的铜镜两类。吕红亮将带柄镜分为钮柄镜、长柄镜、动物造型柄镜、复合型柄镜四类。刘学堂将新疆的带柄镜分为短钮镜、长柄镜、动物形柄镜、环柄镜四类。
有的学者既对中国早期带柄镜的形制和年代进行了综合研究。郭富先对四川地区出土的早期带柄镜进行了梳理,再运用类型学研究了四川地区早期带柄镜的形制与年代。郭富根据镜柄和镜体结合部位将带柄铜镜分为结合部位无一类似杏仁状和结合部位有一类似杏仁状两类铜镜,再将前者分为穿孔柄铜镜和动物形柄铜镜,将后者分为銎状柄铜镜、动物形柄铜镜和环状柄铜镜;而后对年代进行了考证,提出结合部位无杏仁状的穿孔柄铜镜流行年代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结合部位无杏仁状的动物形柄铜镜流行年代是在春秋早期,结合部位有杏仁状的銎状柄铜镜流行年代是战国至西汉,结合部位有杏仁状的动物形柄铜镜流行年代是战国时期,结合部位有杏仁状的环状柄铜镜流行年代是战国中晚期。
以上研究均是将早期带钮镜和早期带柄镜分开来研究的,也有学者将两者综合起来研究的。潘静既研究了中国早期带钮镜的形制与年代,也研究了中国早期带柄镜的形制与年代。其利用类型学对中国早期铜镜进行分类,再将铜镜进行分期来研究年代;根据形制将铜镜分为单钮带钮镜、多钮带钮镜、长柄带柄镜和短柄带柄镜,再根据纹饰的不同,将单钮带钮镜分为几何纹镜、单钮素面镜、单钮动物纹镜,将多钮带钮镜分为斜线回纹镜、三角勾连纹带状镜和龙虎纹多钮镜;而后将中国早期铜镜分为四期,第一期是夏至早商时期,第二期的年代为晚商,下限可至西周初年,第三期的年代为西周,下限至春秋早期,第四期的年代为春秋时期,个别下限至战国早期。

1

主题

2

回帖

22

积分

初入镜圈

积分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3: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中国早期铜镜的起源地及传播路线
中国早期铜镜的起源地及传播路线是早期铜镜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这一方面的成果甚多。
在中国早期铜镜起源地及传播路线这一方面,可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中原地区早期带钮镜起源地及传播路线的探讨,另一方面则是对中国早期带柄镜起源地及传播路线的探讨。中原地区早期带钮镜的起源地及传播路线,主要有四个观点,一个观点是起源甘青地区,由甘青地区向中原传播;一个观点是起源于北方草原青铜器区,由北方草原青铜器区向中原传播;还有起源地多元化的观点;以及起源于新疆,由新疆向中原地区传播的观点。
提出中原地区早期带钮镜起源地是甘青地区观点的学者较多,主要有李学勤、李淮生、宋新潮、张文瑞等学者。李学勤先生从铜镜的年代上来讨论中国铜镜的起源地,通过对比铜镜出土的年代发现齐家文化铜镜的年代最早,从而提出了中国铜镜的起源地是在甘青地区。李淮生通过分析各个地区的冶铸技术来探讨铜镜起源地的问题,提出中国早期铜镜的起源地应该就是甘青地区;而后又通过不同时期铜镜的分布来探讨中国早期铜镜的传播路线,提出中国早期铜镜由甘青地区向中原传播,传播路线是自西向东再向南传播的路线。宋新潮将中国早期铜镜分为中原地区、黄河上游地区、长城沿线的北方地区及新疆地区,通过探讨这些地区铜镜年代的早晚和分布情况,提出了中国早期铜镜的起源地是在甘青地区,传 播路线为向东是先向北传到长城沿线再传入中原地区,向西传入新疆 ①。张文瑞通过分析滦县后迁义遗址 M4 出土的两面铜镜的纹饰来探讨商代铜镜的来源和传播路线。通过分析比较,张文瑞认为滦县后迁义遗址铜镜的火焰纹吸收了齐家文化的三角形纹带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竖线纹带两种文化因素,从而提出了早期铜镜起源于甘青地区的观点;早期带钮镜传播是从由甘青地区向中原传播,传播路线是沿着长城沿线自西向东传播。
提出中原地区早期带钮镜起源于北方草原青铜区观点的是林沄先生。林沄先生将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四面铜镜的纹饰与北方青铜器的纹饰进行对比,提出了妇
好墓四面铜镜由北方系青铜器分布区传来的。孔祥星、刘一曼先生认为中原地区早期铜镜的起源地是多元的,孔祥星、刘一曼将中国早期铜镜分为中原、西北和北方三个区系,通过对比三个区系铜镜的类型、纹饰,提出了中国早期铜镜的起源地是多元的。
刘学堂认为中原地区早期带钮镜的起源地是新疆,由新疆向中原地区传播。
他多次撰文阐述了这一观点。《中国早期铜镜起源研究——中国早期铜镜源于西
域说》将中国早期铜镜分为中原、北方和东北、甘青、新疆四个地区,通过比较四个地区早期铜镜的年代和纹饰,提出了中国早期铜镜的起源地是新疆哈密市天山北路墓地的观点。《论中国早期铜镜源于西域》 ⑥对比各个地区铜镜的碳-14 数据和纹饰,探讨出天山北路出土的铜镜的年代最早,提出中国早期铜镜的起源地
是在天山北路墓地的观点。《商末西周铜镜探源及其它》亦提出中原早期铜镜的
起源地是新疆地区。相比之下,关于带柄镜的起源地及传播路线探讨显得有些不足。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霍巍先生和吕红亮两位学者。霍巍先生多次撰文来探讨西南带柄铜镜的起源地和传播路线。霍巍先生提出了早期带柄铜镜最早起源地是中亚-蒙古的观点。对于中国早期带柄镜的传播路线,霍巍先生则是通过分析西南地区出土带柄镜的墓葬,得出带柄镜与石棺葬文化有关,从而提出了西南带柄镜的传播路线是通过甘青地区或者青藏高原传入西南 ⑨。吕红亮对西藏早期带柄镜的起源和传播路线进行了探讨 ①,通过研究带柄镜的形制和纹饰来探索西藏带柄铜镜的起源地,提出了西藏带柄铜镜的起源地是中亚南部或印度北部,传播路线是经西藏西部向西藏传播。
三、中国早期铜镜的使用者及其功能
探讨中国早期铜镜的使用者及其功能,是对中国早期铜镜做深层次地研究。在这一方面,有的学者只研究了某一个时代的铜镜,有的学者则是研究了某些地区的铜镜。有的学者研究了齐家文化铜镜的使用者及其功能,认为齐家文化铜镜的使用者是巫师,而对其功能的猜测,认为主要是宗教功能。程建探讨了三面齐家文化铜镜的功能和使用者,认为铜镜的功能是照容、装饰、宗教仪式,依据铜镜的宗教仪式功能提出了齐家文化铜镜的使用者可能是巫师或者掌管祭祀的氏族首领。吴振银猜测齐家文化铜镜的功能是宗教功能,又通过宗教功能推断出铜镜使用者是巫。
有的学者研究了某些地区铜镜的使用者及其功能的。有的学者研究的是中原地区的铜镜。魏泽华研究了铜镜的共存器物和出土位置,认为商代中原地区铜镜的使用者是高等级贵族,铜镜只是象征意义,无实用功能;而西周时期铜镜的使用者是贵族和平民,功能是出行时使用的工具 ④。吴晓筠分析了商代铜镜的纹饰和对比了出土铜镜的墓葬规格,提出铜镜在商王朝并不具备礼仪、宗教和照容的功能,是一种表现商人乐于接受域外文化的器物;紧接着分析了西周铜镜形制和包含的草原因素,提出西周平面和凸面镜是镜子,而凹面镜则可能是阳燧或者器盖。
与此同时,有学者探讨新疆早期铜镜的使用者,梅建军提出了新疆早期铜镜的使用者是游牧人,圆形带钮铜镜的广泛使用与草原部落的兴起和迁徙相联系的。

1

主题

2

回帖

22

积分

初入镜圈

积分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3: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中国早期铜镜的科学检测分析
中国早期铜镜的科学检测分析主要包括对早期铜镜的合金成分、金相组织等的检测。这些科学检测分析有对齐家文化出土的早期铜镜检测,有对宁城出土的铜镜的检测,有对甘肃地区出土的早期铜镜的检测,有对新疆出土的早期铜镜检测,以及西藏地区出土的早期铜镜检测。李虎候利用快中子放射化分析法对齐家文化早期铜镜进行了非破坏检测,对贵南尕马台出土的铜镜做了非破坏鉴定。在此次鉴定中,以殷墟西区出土的戈、爵及一面汉镜做对比,发现这面铜镜的铜锡比为 1:0.096,含锡量比戈、爵和汉镜都低。
有的学者对宁城出土的早期铜镜做了检测。赤峰文物工作站和自然科学研究所对宁城南山根 M101 出土的三面铜镜做科学检测 ①,通过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来分析铜镜的成分、金相和表面加工情况,分析得出宁城出土的铜镜主要成分是铜和锡,含锡量高于尕马台出土的铜镜而低于战国汉镜,且铸造完成后可能对铜镜表面进行了打磨和加工。
有的学者对甘肃地区出土的铜镜进行了科学检测。孙淑云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广河齐家坪火烧沟出土的铜镜进行检测,经检测发现甘肃不同地区铜镜的成分的不同,广河齐家坪出土的铜镜为锡青铜,火烧沟出土的铜镜为红铜。孙淑云和韩汝玢利用扫描电镜 X 射线能谱分析和 X 射线荧光分析对四坝文化出土的铜器进行检测,检测得出四坝文化青铜成分并不一致,火烧沟出土的铜镜、耳环等装饰品为锡青铜,刀、锥等小件工具为红铜,凸显了四坝文化对装饰品的重视。多家单位利用了激光光谱分析和 X 光荧光分析分别检测了尕马台、广河齐家坪、玉门清泉三地出土的铜镜 ④。经检测,不同文化的铜镜的成分不同,尕马台和广河齐家坪出土的齐家文化铜镜为锡青铜,玉门清泉出土的四坝文化铜镜为铅青铜。
有的学者对新疆地区出土的中国早期铜镜进行了科学检测。潜伟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X 射线能谱分析仪对新疆出土的铜镜进行了检测 ⑤,公布了一系列的数据。从这些数据得知哈密地区的南湾墓地的铜镜为铸造的铜锡砷三元合金;鄯善苏贝希墓地出土的铜镜为热锻的红铜镜;和静哈布其罕墓地和拜城克孜尔墓地出土的铜镜为铸造的铜锡二元合金,锡含量在 10%-13%。梅建军、刘国瑞、常喜恩等人利用扫描电能和能谱分析对哈密地区出土的早期带钮镜进行了检测,检测出黑梁沟和庙尔沟出土的铜镜为铜锡铅三元合金,锡含量在 22%-23%,与中原地区战国后期铜镜的合金相似。梅建军公布了六件早期铜镜的成分分析数据,这六面铜镜包括了两面年代较早的带柄镜和四面年代较晚的带钮镜。其中两面带柄镜的成分为铜或铜锡合金,而四面带钮镜却是铜锡铅三元合金。
有的学者对西藏出土的带柄镜进行了检测。梅建军、韩汝玢利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和 X 光对西藏曲贡出土的带柄铜镜进行了检测 ①,鉴定了曲M204 出土的柄铜镜,分析了镜面、镜柄的成分以及镜面与镜柄结合情况,分析得出镜面是铜锡合金,且含锡量较高;镜柄是人工冶铁打造而成的,铁锈中含铜;镜面和镜柄的结合状况是先加热铜镜再插入镜柄中。
综上所述,以往的研究不仅包括早期铜镜的形制和年代,也包括起源和传播问题,还包括早期铜镜的使用者和功能以及铜镜的成分问题。中国早期铜镜的研究成果甚多,研究方面全面,但是仍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现阶段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国早期带钮镜上,对中国早期带柄镜的研究较少;二是将中国早期带钮镜和中国早期带柄镜割裂开来研究。中国早期带钮镜和中国早期带柄镜均是中国早期铜镜的一部分,只有将两者综合起来研究,才能如实反映中国早期铜镜的发展与演变。

0

主题

20

回帖

82

积分

镜圈新人

积分
82
发表于 2024-3-4 17:20: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章专业性强啊!

6

主题

27

回帖

120

积分

镜圈新人

积分
120

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24-3-4 17:29: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不错

0

主题

1

回帖

8

积分

初入镜圈

积分
8
发表于 2024-4-2 11: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一读的铜镜专业性好文

12

主题

19

回帖

123

积分

镜圈新人

积分
123

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24-4-16 23:0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怀纲老师的大作
只玩传世,不收、售违禁物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铜镜圈 ( 苏ICP备2024067435号-1 )

Powered by Discuz!

网站内容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违规或不当内容请联系本站处理。本网站由提供CDN加速/云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