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80|回复: 0

徐州博物馆藏汉代铭文铜镜选介及研究

[复制链接]

365

主题

80

回帖

1027

积分

打杂的

积分
1027
发表于 2024-8-23 10: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代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的高峰期,从考古发掘情况看,汉代铜镜数量多、质量优,在工艺上较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以铭文镜为代表,铜镜制造不仅追求实用性,能工巧匠们还在铜镜背部精心雕琢了富有艺术特色的纹饰和有一定含义的铭文。这些铜镜记录了汉代社会生活的片段以及汉代人思想观念的演变。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和两汉重要封国所在地,也是汉文化产生、发展的重要区城。徐州地区各类大中小型汉墓的发据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汉代铜镜,证明大约从西汉早期已经广泛地流行使用铜镜并用于墓葬随葬。汉代铭文铜镜曾有“铜出徐州,师出洛阳”的表述,也可推断徐州是两汉时期中国铜镜的铸镜中心之一。徐州博物馆以富有特色的汉代馆藏文物享誉全国,珍藏的历代铜镜近800面,尤其是汉代铭文铜镜,种类丰富,特色鲜明,能够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目前徐州博物馆尚有大量精品铜镜还未得到系统研究,本文拟选择部分介绍,以期抛砖引玉,加强加深对徐州汉代铭文铜镜的研究保护和利用。

一、徐州博物馆藏汉代铭文铜镜选介

4.jpg
西汉连弧纹日光镜

1.西汉连弧纹日光镜

直径17.5厘米,重74.25克。圆纽,连珠纹纽座,座外饰蓖纹及凸弦纹。镜内区有日光连弧纹,外区饰镜铭一周,铭文内容:“见日之光,天下大明,乐未央,千秋万世毋相忘,时来何伤,宜王。”徐州东洞山三号汉墓出土,1982年徐州博物馆对东洞山二号墓进行清理,并推断一号幕为西汉中期某楚王墓。由于基本建设及取土等原因,三号慕慕道长期裸露,有被盗掘的危险,1997年7月,徐州博物馆对三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无正式墓室,以甬道作为墓室,该铜镜出于甬道东部,定为三级文物。

5.jpg
西汉连弧纹昭明镜

2.西汉连弧纹昭明镜

直径12.9厘米、厚0.55厘米,重325.9克。圆纽,连珠纹纽座,座外饰蓖纹及凸弦纹。镜内区有连弧纹,外区铭文内容:“内清质以昭明,光而象夫日月,心忽穆而愿忠,然雍塞而不泄。”

6.jpg
西汉蟠螭纹铜镜

3.西汉蟠螭纹铜镜

直径16.2厘米、厚0.6厘米,重311.8克,桥形纽,伏螭纽座。内区铭文内容“大乐贵富得所好,千秋万岁,延年益寿”,铭文首、尾以鱼形纹饰隔开。地纹为云雷纹,外区主纹是四组蟠螭纹,一侧蟠螭呈弧状盘曲,身躯前段较为写实,一侧蟠螭勾连缠绕。徐州小猪山汉墓出土。

7.jpg
西汉草叶纹铜镜

4.西汉草叶纹铜镜

直径11.1厘米、厚0.3厘米,重159.8克。圆形纽,纽外一周铭文“见之日光,天下大明”,铭文每两字有一花苞纹隔开。外区为乳丁纹、草叶纹、花枝纹,外缘为连弧纹。

8.jpg
西汉夔凤纹铜镜

5.西汉夔凤纹铜镜

直径13.6厘米、厚0.5厘米,重190克。三弦纽,圆形纽座,镜边较窄,外沿轻微内卷,纽座外围有铭文:“安乐未央修相思□勿相忘”,地纹为云雷纹,外区主纹是三组变形的夔风纹。1994年发掘于徐州九里区拾屯簸箕山刘埶墓。该墓未被盗掘,共计发掘出土陶器、铜铁器、金银器、玉石器和骨器等随葬器物100件(组),出土的这面铜镜断代意义明显,这是目前汉代出现较早的铭文铜镜。

9.jpg
西汉日光镜

6.西汉日光镜

直径6.8厘米、厚0.35厘米,重66克。圆纽,圆纽座,纽座外有八内向连弧纹,沿连弧纹外侧有铭文“见日之光,长不相忘”,连弧纹内外各有一条四组双重竖线圈,徐州铜山大黄山荆山汉墓出土。

10.jpg
东汉龙虎人物画像镜

7.东汉龙虎人物画像镜

直径14厘米、厚0.42 厘米,重297克。斜坡式镜缘,球形纽,外区饰二周弦纹和一周辐线纹,中间一周铭文“尚方作镜真大巧 上有仙人不知兮”;内区由四颗乳丁将画面分为四个部分,平行于纽穿的上部为一翻转着带翼的飞龙,下部端坐着神人东王公、西王母,纽穿左侧为一奔马驾驭着铝车驰骋,右侧为一翩跹起舞的羽人,纽座一周弦纹。该镜1975年征集,因人物画像清楚铭文辨识度高,定为三级文物。

1.jpg
东汉半圆方枚镜

8.东汉半圆方枚镜

直径11.5厘米、厚0.5厘米,重221.1克,半球形纽,内区饰神人、神兽画像故事,外区间饰方枚和半圆枚环带和篦纹环带,外圈饰凸弦纹一周和铭文一周,铭文“元兴元年十二月廿六日作明竞(镜)五□□吉□宝子□百人”。此镜2008年征集,因其保存较好,制作精美,纹样丰富,且有明确纪年,可作为研究这一时期铜镜的标准器,定为三级文物。

2.jpg
东汉“尚方”鸟兽纹博局铜镜

9.东汉“尚方”鸟兽纹博局铜镜

直径19.3厘米、厚05厘米,重562克。圆形纽,纽座外饰花瓣纹。方块内十二乳丁和十二地支铭文交错,方块外瑞曾纹和乳丁纹交错。外区有铭文:“尚方作竟真大巧,上山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

3.jpg
东汉“长宜子孙”铜镜

10.东汉“长宜子孙”铜镜

直径25.6厘米、厚0.5厘米,重1453.1克。圆形纽,纽座一周凸弦纹紧接一周幅线纹,座内饰四叶柿蒂纹;外区微凹并饰一组细弦纹,弦纹之上均匀分布着八个云雷纹,内区微凸,饰八连弧纹,弧的连接处饰山字纹和变形纹,四叶间按上下左右顺序排列“长宜子孙”四字铭文。该镜1996年征集,因其保存完整,画面丰富,具有铭文篆书笔画窄细的特点,定为二级文物。

二、徐州汉代铭文铜镜崛兴的背景

镜铭在西汉呈现崛兴之势,是前期铜镜史上所罕见的现象,早期铜镜很少镌刻镜铭,即便镌刻镜铭,字数也十分简短,铭文镜数量的增多、镜铭主题的不断丰富、镜铭样式的不断创新是镜铭在西汉走向崛兴的重要表现。

汉代铭文铜镜的崛兴离不开汉初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的政策,西汉统治阶级实行黄老之学、无为面治,为的是休养民力,巩固政权,而道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发展也由此开始。铜镜本是人们日常穿着打扮所用的实用器物,也因政治、文化的影响其功能更加多样化。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稳定,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铜镜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具,形制、特点也会跟随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人们对铜镜的作用也不仅仅满足于生活使用,而是发挥铜镜照面功能的同时,在铜镜上锈刻纹饰和铭文,从而起到借物抒情、借物承道、借物观已的作用。徐州在历史上作为汉代楚国都城,地理位置优越,北控齐鲁,南通吴越。

汉代思想对于徐州汉墓的影响较大,墓址的择定、墓葬的修建和装饰、墓葬形制、陪葬品种类和造型等无不受到汉代思想的影响。而墓葬作为一个信息载体,对汉代思想的体现也是多种多样。汉墓中出土的铜镜自然也受到汉代思想的影响,徐州小猪山汉墓出土的“大乐贵富得所好,千秋万岁,延年益寿”铜镜,徐州铜山区顾山汉墓出土的“大乐贵富得□□千秋万岁延年益寿”铜镜,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的观念。“尚方作竟真大巧,上山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十二地支等铭文铜镜则体现了早期的道教思想。儒道思想的盛行为铭文铜镜的崛兴提供了文化土壤,汉代铜镜的铭文是儒道思想在生活器物上的一种表现,也对当时人们的思想、文化、生活做了客观记录。

历史上的徐州也是汉代重要的冶铁地区,据《汉书·地理志》《汉书·五行志》记述,西汉时期在全国49处设有铁官,设立铁官是为了封国控制铁资源,徐州地区除了彭城、沛郡外,在下邳等地也设有铁官,专门管理冶铁事务。徐州城北的利国发现了汉代的铁矿采矿遗址。随着西汉冶铁技术的提高,铁的硬度提升,质地坚硬的铁器取代铜器作为武器,铜器则因其色泽美观而逐渐日用化,走近汉代人生活,成为制作生活器皿的原料,促使制镜业走向繁荣,铜镜的使用阶层也不断扩大。加上铜镜质量的提高,铜镜性能趋于稳定、形制更加固定,能工巧匠不仅在铜镜背部雕琢出富有艺术特色的装饰,还为铜镜镌刻富含生活气息的铭文,见证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思想观念的演变。

三、汉代铭文铜镜的特点

徐州作为汉代楚国都城,历经12代楚王,两汉文化遗存丰富。近些年来,徐州地区在徐州博物馆等单位的主持下,发掘将近2000座左右的汉代墓葬,出土了相当数量的汉代铜镜。其中狮子山楚王陵墓出土了二十多面铜镜,多为蟠螭纹镜类。唯宁距山、二龙山汉墓群出士了28面铜镜,铜镜有星云镜、草叶纹镜、半圆方枚神兽镜、博局镜、四乳禽兽镜等多种类型。

仔细分析徐州博物馆珍藏汉代铜镜,在内容上,铭文铜镜可划分为祝福、爱情、赞美、求仙、劝诚五大类主题,祝福主题反映了汉代人对长寿、富贵、享乐、宜子等世俗愿望的热衷以及对国家前途光明的美好祝愿,爱情主题凝聚了汉代人对爱情忠贞不贰的观念,赞美主题借镜喻人,讴歌了忠信的美德,求仙主题勾勒神仙世界,投射汉代人崇尚神仙生活的思想;劝诫主题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为人臣民的道德要求。铭文铜镜的内容主题反映出汉代百姓生活的历史片段,每个主题之间的界限也并不完全分明,单个主题的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创新。

在结构上,汉代铭文铜镜前面为镜面,背部纹饰铭文和花纹图案。镜背以镜纽为中心,画面向外延展,划分出纽座、内区、中区、外区、镜缘等区域。内区、中区、外区具有一定的空间,用以镌刻铭文、纹饰。铭文体式丰富,多见三言、四言、六言、七言体式,三言、四言句式内容简单,意思明了,多为汉代早期铜镜。六言、七言句式兼具了内容完整和艺术表达的美感,多为汉代中晚期铜镜。如西汉宛朐侯刘埶墓出土的夔凤纹铜镜上的铭文“安乐未央,修相思,毋相忘”、顾山西汉墓的大乐贵富蟠螭纹镜铭文“大乐贵富得□□千秋万岁延年益寿”等。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中发现部分铜镜铭文字数、句式一致的情况,也说明铜镜的铭文体式在发展中出现了习惯套语或常用句式。

四、结语

徐州博物馆藏汉代铭文铜镜制作精美,铸造工艺精湛,代表西汉时期楚国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铜镜图式内涵丰富,多角度反映了西汉楚国人们的丰富生活和精神诉求。徐州出土铜镜众多,铭文铜镜的创新发展与休养生息的政策、儒道思想的盛行、冶铜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该批馆藏铜镜也成为研究西汉楚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物质基础。
【作者:仇文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铜镜圈 ( 苏ICP备2024067435号-1 )

Powered by Discuz!

网站内容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违规或不当内容请联系本站处理。本网站由提供CDN加速/云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