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94|回复: 0

开封市博物馆馆藏宋代铜镜赏析

[复制链接]

365

主题

80

回帖

1027

积分

打杂的

积分
1027
发表于 2024-2-20 13: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铸镜工艺作为一种艺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紧密相连,铜镜背面的纹饰和铭文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铸镜工艺经过40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变化,其中尤以战国、两汉、唐代三个时期为盛。宋代铸镜业由于受到政府连年用兵,推行铜禁制度以及瓷器、雕漆、缂丝等多种手工业新发展的冲击,铜镜大都质地轻薄,更注重实用。但是,宋代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给铜镜的纹饰、款式等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蓬勃的生机,让宋代铜镜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闪光点。

1.仿古镜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宋代是一个儒家礼学复兴的时代,魏晋隋唐以来,儒学受到佛教与道教的冲击,发展缓慢,宋代统治者综合各种因素,推崇重文轻武政策,儒家英才辈出,复兴儒学,重建礼教成为当时的思想潮流。受这种思潮的影响,“崇古”也成为宋朝重要的社会风潮,仿古的器物在生活中颇为常见,仿古镜成为宋代铜镜中的一个重要类别。

开封市博物馆藏“张家造”四乳铜镜(图1)是一枚仿汉博局纹圆镜,直径11.5厘米,厚0.5厘米。宽缘上饰双线勾云纹,半球形小钮,博局纹方格内各角饰勾云纹,主区饰以“T”形规矩纹及四乳钉纹,这些都是汉代铜镜的典型纹饰结构,钮右方有一方章“张家造”,则是宋代铜镜商业化的印记,从这枚铜镜可见宋代文艺复兴与商业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风貌。

20240220_140433_000.jpg
图1 “张家造”四乳铜镜

2.人物故事镜

宋代的人物故事镜出现在北宋中期,盛行于北宋晚期,发现数量多,内容丰富,是极具时代特征的宋代铜镜。由于统治者的推崇,道教文化对宋代有很大影响,道教的神仙故事是人物故事镜的主要内容。道教长生、成仙等人物故事以及鹤、鹿、龟等长寿的动物经常出现在人物故事镜中,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宋代的人物故事镜,画面统一协调,人物与周围环境整体性强,这与山水画的发展有重大关系。魏晋、初唐时期,绘画以人物为主,山水、树木等仅保留物象特征,各图案间没有任何比例与空间的关联性,画面整体感不强,如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唐代后期,山水画开始注重人与环境、景物之间的关联,强调画面的统一,如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这一新的发展在宋代中期于铜镜上得到了体现,铜镜这种民间手工制品的图像风格滞后于画家的艺术创作正符合影响力传播的规律。
仙人龟鹤齐寿铜镜(图2),圆形,直径16.5厘米,厚0.3厘米,造型规整,纹饰清晰,是当时流行的一种人物故事镜,镜钮右侧有两位仙人立于石上,回首望向下方小桥上的仙鹤和仙童,仙鹤在悠闲地梳理羽翼,仙童背靠枝叶繁茂的大树,大树左侧方框中似有铭文,但已模糊不清。画面中人物装束与普通人相似,故事内容表达直观,也显示了神仙题材世俗化的一面。宋代人物故事镜中常见树木、小桥、水波纹、云托月纹等,树木枝叶大体分为立体尖叶形和葡萄粒叶形两种。这面仙人龟鹤齐寿铜镜主要使用葡萄粒叶形,大树上长着多簇枝叶,每簇枝叶上都布满大小相似的圆形颗粒状树叶,以每簇树叶凸出镜背的高度不同来表现树木的立体感,铸造十分精致。小桥图纹也是北宋故事镜的一个常用元素,水波纹以浮雕的方式表现浪花翻腾,刻画自然,转换流畅。

20240220_140433_001.jpg
图2 仙人龟鹤齐寿铜镜

犀牛望月铜镜(图3),圆形带把,长15.5厘米,直径8.3厘米,厚0.5厘米,镜背饰犀牛望月图案,犀牛安详地卧于波浪之上,回头望天上的月牙,线条干净利落,画面闲适恬静。犀牛望月在宋代又称“坤牛望月”,是当时流行的吉祥寓意题材。宋代铜镜中犀牛望月的题材多与海水相关,宋邵雍《梦林玄解》“梦占·犀牛涉大水吉条”云:“占曰:犀之为物,上能通天下能分水。科举梦此子丑联捷,征伐梦此水战大胜,出行梦此遇险得济,疾病梦此服药必痊,商贾梦此涉江泛海必获珍宝之奇货。” 由此可知,“犀牛涉大水”,在宋代象征着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吉兆,是人们对科举、财富等美好愿望的祈求。

20240220_140433_002.jpg
图3 犀牛望月铜镜

宋人物带把铜镜(图4),圆形带把,直径8.2厘米,长15.7厘米,厚0.5厘米。把上饰有花卉,主纹右立一人,身着官服,手持笏板,寓意上任做官,左为一头梅花鹿,取“禄”之意,上有圆圈所圈铭文“加进”二字,取“加官进禄”之义。着官服之人衣袂飘飘,回身望向梅花鹿,梅花鹿抬首呼应,意欲前进,造型简练优美,画面生动有趣。

20240220_140433_003.jpg
图4 宋人物带把铜镜

宋代文人地位的提高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兴盛,文人士大夫作为文化先锋,引领了宋代文化的风尚,在文人意趣及书画发展的影响下,铜镜形成了雅致的纹饰。文人地位的提高也促使人们把读书做官、加官进禄、走上仕途当成理想的人生之路,这两面宋镜纹饰皆有此意。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将实用、世俗的市民生活及愿望体现得淋漓尽致,两相结合之下,形成了这类画面雅致、愿望朴实的铜镜纹饰,将宋人的雅和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3.湖州镜

“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镜(图5),六瓣葵花形,直径10.5厘米,厚0.22厘米,素面,镜背铭文在镜钮右侧,阳文楷书,铭文内容为生产地点、生产商等,是典型的湖州镜。宋代的湖州,是一个著名的铜镜铸造中心,商号店铺林立,能工巧匠众多。其制品大多专注实用,不尚花纹,基本上都是素面镜,但产品销路极广,全国各地均有湖州镜出土。湖州镜之所以被称为湖州镜,是因为镜背铭文中有“湖州”二字,湖州镜的铭文牌记是其主要特征。铭文牌记常位于镜钮左侧或右侧,阳文楷书。铭文的内容主要是铜镜的生产地点、生产商、材质等,这是宋代宣传广告的方式在铜镜上的一种体现。类似的牌记在宋代瓷器、刻本等文物中都有出现,可以看出宋代各行各业都有私家作坊,生产品种单一,专业性很强,自主产权意识高,自己生产的东西要打上自家名号,为了防止伪冒,甚至打上“真”“真正”等字样。牌记在铜镜上的出现,改变了铜镜铭文的性质,也成为湖州镜的特征之一。

20240220_140433_004.jpg
图5 “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镜

“湖州许仰无吾自造”镜(图6),圆形,直径18.6厘米,厚0.78厘米,造型规整,镜钮扁平,铭文造在镜钮上,较为少见。镜钮是镜背面中心穿绳的孔,镜背面,钮周围的装饰部分称之为钮座,宋以后镜钮带座的较少,与整个镜面的比例较小,造型简单。相较于汉唐时期,镜钮较大,高度一般高于镜缘最厚处,便于把握的形制,这种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有关,汉唐时期,人们席地而坐,铜镜需要插进镜架上,或者手持使用,例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中铜镜的使用方法。到了宋代,生活起居形式发生变化,垂足而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起居模式,因为椅子等家具的出现,与之相配的可依靠的镜台、镜架等也广泛使用,因此,镜钮逐渐退化,湖州镜基本上不会装饰镜钮。有观点认为此时镜钮已失去实际使用价值,镜钮的存在仅为循序旧制而已。

20240220_140433_005.jpg
图6 “湖州许仰无吾自造”镜

宋代铜镜形制多样,主题丰富,纹饰绚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它反映了思想意识的进步、文化艺术的成长、商业经济的繁荣,体现了宋代雅俗并举的文化包容性。文中所述铜镜仅是宋代铜镜中一小部分的代表,通过对这一小部分宋镜的解读,可以窥见宋文化的时代印象。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艺术繁荣、社会经济富强的时期,宋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活力熠熠生辉,儒学的复兴与理学的构建、文人审美意趣的影响、商业市民文化的崛起,共同构筑了宋代文化的风雅。即使政府推行的禁铜政策不利于铸镜业的发展,在宋代高度发达的文化和经济的影响下,宋代铜镜仍然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就。铜镜如实地反映了宋代文化艺术的深远影响和商业经济的繁荣昌盛,并带给我们直观的感受,这是文物价值的重要体现,通过这些实物,我们能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雅俗共赏的宋文化。
作者:吕淑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铜镜圈 ( 苏ICP备2024067435号-1 )

Powered by Discuz!

网站内容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违规或不当内容请联系本站处理。本网站由提供CDN加速/云存储服务